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22.
《环境化学》2008,27(6)
巴龙霉素是一种氨基糖类抗生素,具有抵抗一些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广谱活性,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治疗人类或者动物的细菌感染,例如人类的利什曼病、似隐胞菌素病和变形虫病.OneWorld健康组织将巴龙霉素定义为用来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3.
两种生物农药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红军  孟虎  陈钧鸿 《生态环境》2008,17(2):584-588
采集海南省儋州市国家热带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土样中农田土样,在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法.研究了不同模拟条件下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A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H条件下这两种生物农药对土壤蔗糖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在30 d的培养时间内,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的趋势是激活→抑制→恢复,而且波动范围较大;井岗霉素A(jinggangmycin A)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总的趋势是激活→抑制.总体来看,施用这两种生物农药有利于提高土壤蔗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4.
群体感应抑制剂(QSIs)具有不产生抗药性的特点,从而被作为抗生素的可能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其存在着与传统抗生素环境联合暴露的可能,但是目前尚缺乏相关联合效应的研究。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生物,测定了7种QSIs(DL-焦谷氨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呋喃酮乙酸酯、2-甲基四氢呋喃-3-酮、3,4-二溴-2(5H)-呋喃酮、(R)-3-吡咯烷醇、D-脯氨醇)分别与磺胺甲恶唑(SMX)和盐酸强力霉素(DH)的二元联合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联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前5种QSIs作用于AI-2类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与AI-2类信号分子竞争结合LsrB蛋白,此通路与SMX、DH的作用通路互不影响,因此联合效应为相加;后2种QSIs作用于AI-1类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与AI-1类信号分子竞争结合SdiA蛋白,而SMX、DH的作用可能刺激SdiA蛋白的表达,从而需要消耗更多的QSIs与SdiA结合,因而联合效应为拮抗。本实验研究可为传统抗生素与QSIs联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针对生化性较好、COD和SS等污染物浓度极高、含有抗菌素的井冈霉素废水,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采用过滤/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在进水COD、BOD5和SS分别为34 100、11 900、9 190mg/L的条件下.去除率均在99%以上.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6.
去年以来,围绕连云港市“企业安全年”活动的开展,东海县安监局紧紧抓住行政执法这个“硬着子”不放松,强力推进“全员培训工程”、“企业安全标准化工程”、“危险源监控工程”和“企业本质安全工程”等“四大工程”,规范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提升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维护了《安全生产法》的严肃性,增强了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27.
安全培训教育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几年来,在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和广大安全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安全培训工作.为保障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做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各地在安全培训工作中,创新、实用、规范的方法和形式,不仅丰富发展了安全培训系统的内涵.也为更好地完善、提高安全培训的层次和质量.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遇。这里选登的无锡、南通、常熟三地的文章.也许能为搞好安全培训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8.
单力 《环境》2005,(5):20-23
和谐社会不是靠虚幻地空想出来的,而是一砖一瓦地找寻构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将这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切实运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从环境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将是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之所以提起这两大挑战性问题,是因为我们必须迫切反思我们的生存方式,即传统工业化非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反生态规律性。于是,有了本期环境审计话题的关注。环境审计问题的引出,是环境治理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从1994年9月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到2005年3月28日,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暨环境审计委员会工作会议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幕,环境审计,这一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汇,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审计借鉴了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互为协调发展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加了一条安全保险绳。环境审计的引入,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有力地推动着环境在社会大系统里每一个执行的效率。从这个高度出发,我们有理由对环境审计将起到的监督作用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29.
王鹏腾  刁晓君  王曙光 《环境科学》2012,33(10):3667-3674
以臭氧敏感性不同的2种基因型(O3敏感型:S156;O3耐受型:R123)矮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为宿主植物,在模拟的大气臭氧浓度升高环境中研究臭氧胁迫对2种基因型植物的AM结构和球囊霉素蛋白产生的影响,旨在了解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AM真菌生长和AM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大气臭氧水平(20 nL.L-1)相比,臭氧浓度升高(70nL.L-1)显著降低了S156和R123植物的菌根侵染率,特别是S156植物,下降了43.6%.臭氧浓度升高明显影响了2种基因型植物的AM结构组成,表现在根室和菌丝室外生菌丝量、单位根长丛枝数的大幅下降,以及根室和菌丝室孢子数的显著增加,特别是S156植物变化更为明显;但2种基因型植物的单位根长泡囊数随臭氧浓度变化不显著.臭氧浓度升高对2种基因型植物的菌根际和菌丝际总球囊霉素蛋白量影响不显著,但导致菌根际和菌丝际的易提取球囊霉素蛋白量大幅增加;不过2种基因型植物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显著影响植物菌根侵染率、AM结构形成和易提取球囊霉素蛋白的产生,特别是对臭氧敏感型植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0.
为提高庆大霉素菌渣的利用率,利用碱、超声以及碱/超声联合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溶胞处理。通过检测溶胞前后溶液中SCOD和pH值的变化,研究初始pH值、处理时间和超声声能密度对庆大霉素菌渣溶胞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溶胞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碱/超声联合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碱或超声处理,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碱/超声联合处理条件为初始pH值11.0、处理时间60min、超声声能密度2.4 W/m L,此时SCOD增长率可达550%左右,约为单独碱处理和单独超声处理时SCOD增长率的2.6倍和2.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