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某天然气净化厂为例,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实例说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范围确定,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通过渗水试验和抽水试验,计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以了解场地包气带和含水层的防污性能。分析了地下水污染源项,通过计算确定事故工况下污染源源强,采用数值法预测模型,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区,并对净化厂检修污水池、生化污水处理装置曝气调节池和事故污水池的泄漏情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净化厂各装置单元在预测时限内,除污染源附近小范围外,各污染因子浓度均可满足相应的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程度及评价结果,对厂址区、主体装置区、污水处理区等重点区域按GB/T 50934—2013《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有关要求采取相应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52.
《安全》2015,(7):68-68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公众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在向超大综合型发展,同一建筑物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安静的咖啡吧和喧闹的影院可能处于同一建筑物。这就要求有良好的隔声降噪措施,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要求。吸声材料具有吸声降噪、控制混响时间和提高语言清晰度等功能,是建筑领域降噪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由于人们常在建筑物内长时间工作或生活,因而材料的健康安全和环保性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3.
文章利用Mike11软件对地处长江口、受强高潮的崇明岛陈家镇相关河网的断头浜疏通、排污引清以及四号河的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等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在合理的闸门调度下,排污引清5 d后,四号河水质即明显改善,COD降低33%,氨氮降低42%,TP降低21%;四号河的原位生态修复工程可以加快水体的自净。河网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54.
中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的空间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测算了我国1998-2011年的省际CO2排放效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达到生产前沿后在投入或产出方面所做出的改动最小。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性以及空间相关性,最后运用1998-201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省际碳排放效率表现出较大的省际差异性,东部沿海省份的平均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内陆省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走势相对平稳,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则呈现出"U"型曲线的走势,并且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显示,省际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而空间LISA图则表明省际碳排放效率不仅具有空间依赖性的特征,同时也有空间异质性的表现;经济规模、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效率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外开放、企业所有制结构以及政府干预对碳排放效率有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对于将来中国提高碳排放效率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着重调整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加强政府的碳减排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55.
通过分析露天煤矿粉尘源强的分类,选择合适的源强计算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得出PM10模拟值,并与监测值进行比较,发现模拟值和监测值的相似系数在0.82左右,所选源强计算公式能较好的反映矿区粉尘在气象及地形条件作用下,在矿区地面的浓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6.
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灾度模型,对2004-2013年江苏省253次暴雨洪涝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估,给出了灾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分析了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率与降雨量间的关系,确定了临界雨量,构建了灾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江苏省的暴雨洪涝灾害以轻灾及中灾居多。灾害多发且较重的区域位于西北部、东部及长江沿江地区;灾害少发且较轻的区域位于沿淮及苏南地区。梅雨锋引发的灾害频次最多,热带系统引发的暴雨灾害的灾度最大,而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所引发的灾害频次最少、灾度最小。引发暴雨洪涝灾害的临界雨强是18~20 mm/h,过程最大24 h降水量的临界值为35~40 mm。通过选用降水量因子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对轻灾及中灾的空报率偏高,但对大灾及重大灾害的预测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57.
基于汶川地震后钢筋混凝土框架震害调查结果,选取首层角柱区域(包括框架柱、与该柱相连的节点)为关键构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抽除点位移、相邻构件轴向荷载为参考数据,对关键构件失效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分析,讨论了建筑高度、地震波作用方向、有无填充墙、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剩余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框架结构抽除点处竖向位移的最大值略下降,首层相邻柱轴向荷载增加明显,框架结构易发生连续倒塌;2框架结构首层角柱区域失效后,Y向地震波作用下剩余结构震荡较大,抗震性能降低,易发生连续倒塌;3设置填充墙的框架结构,抽除点位置处竖向位移较小,结构整体的震荡不大,相邻构件的轴向荷载增长幅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4框架柱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抽除位置处竖向位移,采用内置钢骨的超高强混凝土柱可提高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解决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下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MaximumSecond OrderCyclostationary Blind Deconvolution,CYCBD)算法在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时效果欠佳的问题,为滚转尾翼导弹的尾翼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提出一种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SearchAlgorithm,SSA)优化CYCBD算法的方法,将CYCBD算法解卷积的包络谱熵作为SSA寻优的适应度函数,利用SSA高效地寻找出合适的循环频率以及滤波器长度,选择自适应参数后,再使用CYCBD算法有效解卷得到周期脉冲特征。结果同时对比SSA优化CYCBD前后进行故障特征提取的包络谱图,CYCBD的噪声幅值不超过0.13 m/s^(2),峰值不超过0.29 m/s^(2),用SSA优化CYCBD的噪声幅值不超过0.08 m/s^(2),峰值不超过0.32 m/s^(2),故障频率成分更加突显,无论是噪声幅度,还是峰值幅度特性,均较CYCBD有了较大改善。结论仿真实验验证了SSA优化CYCBD方法能够更加清晰地辨识到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成分,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在强降温极端气候条件下,桥塔混凝土表面存在开裂风险。为此,以我国西部横断山脉地区某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强降温气候条件下桥塔温度效应及抗裂性能优化研究。首先,提出了桥址区极端天气的识别与模拟方法,并验证了所提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随后,建立桥塔节段的 3D 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强降温极端天气下混凝土桥塔的温度场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最后,针对强降温极端天气下混凝土桥塔外表面存在开裂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桥塔混凝土表面抗裂优化方法,并通过参数分析给出了本例桥塔的最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降温天气下,当不考虑任何抗裂优化措施前,桥塔表面拉应力极值为 2.06 MPa,存在较大开裂风险;当采用抗裂优化措施后,提出的两种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桥塔表面的拉应力极值。通过参数分析发现,采用有机涂料涂装桥塔表面的优化方法时,白色有机涂料的优化效果最佳;当采用桥塔表面覆盖 UHPC 的优化方法时,其厚度为 0.04 m 时优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0.
新闻资讯     
正航天102所建成航天系统唯一全消声室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02所委托朗德法思特(北京)声学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全消声室顺利通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验收。该消声室是国防军工系统内最先进的全消声室,也是航天系统唯一一家全消声室。该消声室采用350毫米厚BCA复合型吸声材料,吸声表面采用透声的穿孔钢板,替代了传统的尖劈结构,具有吸声性能好、可利用空间大、外形美观、易于保护清洁等特点。该消声室是空气声学仪器设备计量校准和噪声测试中必要的实验场所,其作用是提供一个自由场无反射声学环境,并采取良好的隔声装置,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消声室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空气声学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