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437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了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在低温区(200℃)的脱硝性能,提出利用插在烟道中的沿面放电反应器生成氧活性物质,部分氧化NO以实现低温快速SCR脱硝过程.同时,研究了氧活性物质注入实现快速SCR的脱硝性能,考察了氧活性物质注入降低二氧化硫和水蒸汽对SCR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温度为150℃时,采用氧活性物质注入,部分氧化烟气中的NO以实现快速SCR反应条件下(NO/NO2浓度比为1),脱硝效率为51.9%,比标准SCR提升23%;当模拟烟气中存在SO2或H2O时,氧活性物质注入可有效降低SO2、H2O对SCR脱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2.
增施磷肥对提高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增施钙镁磷肥、过磷酸钙及与生物有机肥混施共6种调控措施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土壤有效硒和茶叶中硒质量比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及不同用量处理对土壤有效硒质量比增加均有效果,高用量的3种处理(钙镁磷肥高用量与生物有机肥混施、钙镁磷肥高用量和过磷酸钙高用量)效果好于正常用量的处理(钙镁磷肥正常用量与生物有机肥混施、钙镁磷肥正常用量、过磷酸钙正常用量),且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伴有生物有机肥的磷肥处理效果最好.增施磷肥调控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茶叶硒质量比,6种处理的增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43.
介质阻挡放电对氯苯的降解特性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鉴于生物法对难生物降解性、低水溶性的VOCs去除效果不佳,因此开发高效的前处理技术来提高生物法的净化能力已成为新的热点.本实验以生物可降解性差的氯苯为目标污染物,以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DBD)为生物法的前处理技术,通过调节DBD反应器的工艺参数,研究其对氯苯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湿度、峰值电压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尾气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DBD能有效去除氯苯废气,氯苯去除率随峰值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12k V时,停留时间对氯苯的降解影响较小;65%~75%为氯苯降解的最佳湿度范围.通过产物分析,发现产物的种类和浓度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而增多增大,主要是以有机酸类和氯代烃为主.产物的水溶性较好;可生化性随着电压升高而增强;随电压升高,小球藻受到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来越小,当电压达到20k V时,反而有促进作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O3量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多,并且在同一电压下臭氧产生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多.  相似文献   
24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2月18日贵州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物理场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强降雪时段初期(18日02时)主要积雪区(26°~28°N)的物理量配置情况。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是在500 h Pa阶梯槽、700 h Pa切变线和中低空强西南急流以及低层冷空气有效配合下产生的。强降雪主要出现在18日02时至08时,贵州中部(26°~28°N)为主要积雪区,暴雪站分布于27°N线上,强降雪时段各物理量场显示其强度中心皆位于27°N附近,主要积雪区(26°~28°N)物理量配置呈现出:深厚的冷平流(中心值≤-80×10-5℃·s-1);低层有不稳定层结;700 h Pa水汽通量高值区(中心值≥18 g·h Pa-1·cm-1·s-1)、比湿大值区(中心值≥7 g/kg)和高能区(θse中心值≥330 K),低层水汽辐合强烈(中心值≤-4×10-7g·cm-2·h Pa-1·s-1);高层辐散(中心值≥8×10-5·s-1)大于中低层辐合(中心值≤-6×10-5·s-1);上升运动强烈且深厚(中心值≤-1.2×10-2h Pa·s-1);湿层深厚(450 h Pa以下为湿度值≥92%)。  相似文献   
245.
介绍了基于局部放电宽带高频脉冲电流检测的高压电缆绝缘诊断技术,并对高压电缆各种典型绝缘故障进行了实验建模,分析得出典型绝缘故障局放信号样本.在对某220 kV GIS电缆终端检测过程中,应用宽带高频脉冲电流法进行局部放电检测,通过对比信号样本,确认电缆内部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246.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太阳能电池阵与电子设备在等离子体环境中气体放电的毁伤机理,从而可运用于军事上的电子对抗、干扰及隐身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气体放电的几种基本形式,研究太阳能电池阵和电子设备在等离子体射流或等离子体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放电过程。结果高压太阳能电池阵在等离子体环境下易产生电弧放电现象,而电子设备在此环境下的毁伤主要是通过内部充电与外部充电产生的。结论在等离子体环境中,气体放电会对高压太阳能电池阵和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可以利用这种影响对空间邻域的探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47.
Non-thermal plasma technology has been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echnology for NOx removal. The understanding of NO2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since NO2 reduction could lower the total NO oxidation rate in the plasma atmosphere. In this study, NO2 reduction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a non-thermal plasma reactor driven by a pulsed power supply for different simulated gas compositions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NO2 reduction was promoted by increasing the specific energy density (SED), and the highest conversion rates were 33.7%, 42.1% and 25.7% for Ar, N2/Ar and O2/Ar, respectively. For a given SED, the NO2 conversion rate had the order N2/Ar 〉 Ar 〉 02/Ar. The highest energy yield of 3.31 g/kWh was obtained in N2/Ar plasma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D; the same trend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other two gas compositions. The conversion rat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NO2 concentration.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N2 or O2 led to different reaction pathways for NO2 conversion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dominating reactive radicals.  相似文献   
248.
2014年6月19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在湖北荆门格林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引领,模式创新,产业升级",来自420家企业的600多名代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全方位多角度探讨行业转型升级的实现途径。蒋省三会长在主旨发言中提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了资源总需求的变化,行业面临洗牌期,再生资源必须完成从量到质的提升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指出企业要及时调整经营方式,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呼吁回收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出台。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黄建忠、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郭启民、环保部固废管理中心主任胡华龙等主管部门嘉宾就再生资源行业未来的政策导向进行了解读,指出如何突破传统回收模式和技术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当前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提出要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和产业同盟延伸产业链,发掘价值增值;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陈东征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为再生资源企业的融资策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49.
双甘膦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总磷、有机磷、甲醛、氰化物、氨氮、COD,运用三效蒸发+强氧化+两级化学除磷+UASB+兼氧+好氧组合处理双甘膦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双甘膦废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50.
党和政府在“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深刻影响并约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使之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长远战略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隔阂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生产,重技术,轻消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转变消费模式上尽快取得突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破解的难题。本文在系统回顾、评述国内外十五年来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争论、可持续消费驱动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战略推进面临的困境与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亟待突破的五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