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2篇 |
免费 | 651篇 |
国内免费 | 6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87篇 |
废物处理 | 66篇 |
环保管理 | 199篇 |
综合类 | 1888篇 |
基础理论 | 415篇 |
污染及防治 | 430篇 |
评价与监测 | 42篇 |
社会与环境 | 60篇 |
灾害及防治 | 2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64篇 |
2019年 | 143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94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168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从广州城区某富营养化池塘筛选出1株溶藻细菌L8(简称L8菌),研究了L8菌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简称L8菌溶藻产物)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8菌溶藻产物能够使水华鱼腥藻中的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经L8菌溶藻产物作用7d后,3者分别升高了35.7%、63.2%和185.7%,而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51.3%;经L8菌溶藻产物作用7d后,水华鱼腥藻的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以及光合电子产量均明显降低。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表明,光合色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导致光能在水华鱼腥藻2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光能在光系统Ⅰ(PSⅠ)、PSⅡ中的分配,进而影响了水华鱼腥藻的光合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2.
本文详细调查分析了滇池底泥中砷污染现状并进行了评价,同时研究了滇池底泥对砷的吸附特性以及底泥中砷的不同形态及其含量特征。 相似文献
173.
174.
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膜璞毕赤酵母菌(Pichia membranifaciens)混合后利用制酒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XJBF-1进行了成分及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JBF-1的主要成分是多糖(质量分数为63.40%),总蛋白质质量分数仅为0.87%;XJBF-1为线型结构,分子量仅为50 798u,低于一般的微生物絮凝剂;XJBF-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这一特性有利于絮凝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XJBF-1对糖化酶作用敏感,而对蛋白酶作用不敏感;XJBF-1对鱼苗基本没有急性毒性,可以作为无毒水处理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5.
通过A-O工艺对印染废水的降解处理,研究了不同污泥活性下微生物疏水比率和COD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污泥活性指标ATP浓度与微生物疏水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对COD去除率产生一定的影响.缺氧污泥的活性指标ATP浓度在0.38~0.77 mg/L范围时,污泥微生物的疏水性最好且疏水比率最高值为84%,COD的去除率最高,为70.01%;好氧污泥的活性指标ATP浓度在0.86~2.17 mg/L范围时,污泥微生物的疏水性最好,疏水比率最高值为75%,COD的去除率最高为96.2%. 相似文献
176.
2组ASBR接种污泥源分别为好氧硝化污泥、好氧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按2:1比例}昆合的混合污泥。在相同条件下,经过驯化培养均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稳定运行。接种好氧硝化污泥的反应器的适应期为29d,经过105d的培养反应器成功启动;接种混合污泥的反应器的适应期为13d,经过49d反应器启动成功。从2组ASBR污泥中提取细菌总DNA,经过厌氧氨氧化菌特异引物Pla46rc/Amx820对污泥样品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污泥源条件下的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存在差异,接种污泥源为好氧硝化污泥的反应器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种为CandidatusKuenenia,而接种混合污泥的反应器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种为CandidatusAnammox—oglobus,与最初接种的混合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相同。当接种污泥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时,该菌株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可成为优势菌种,而当接种污泥中无厌氧氨氧化菌存在时,CandidatusKueneniasp.可以在反应器中占主导,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7.
回顾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沙尘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起沙与输送以及气候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了沙尘的物理化学特性.最后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8.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危害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发生机理及其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指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是“十一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