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21.
智能小区整体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安防科技》2003,(3):42-44
1 前言 利用家庭自动化和建筑自动化技术,配合相关的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由家庭内部的数字化平台到小区智能化平台,再到社区业务平台的总体解决方案不断出现。这种技术进步为人们的家庭生活提供了安全、便利、舒适、信息通畅的  相似文献   
322.
张宝 《环境》2011,(5):32-34
自2009年9月开始,昆明三农农牧公司和羊甫联合牧业公司在未按环评批复要求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情况下,陆续允许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养猪,导致废水渗入地下水系统,造成千米之遥的大龙潭水质变坏,两个月后出现发黑发臭现象,致使人畜均无法饮用。  相似文献   
323.
通过对适用于环境方面的模型的分析,结合居民生活小区的用水特点,研究其对"节水""绿色""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构建了"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不断发展完善的居民生活小区节水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基准、骨架。应用该模型对居民生活小区的节水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归纳,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赋权重,最终确定出节水型绿色生态居民生活小区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24.
2007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期间,对南海北部的7个站位开展了微型浮游动物研究,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浮游植物增长率变化范围为0.136~6.21/d;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12~4.61/d,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1.2%~99%;微型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2.18%~434%。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与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和叶绿素a呈负相关,随着叶绿素a和微型浮游动物丰度的降低,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提高。微型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与其丰度呈正相关,微型浮游动物种类越多,丰度越高,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越大。微型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叶绿素a浓度升高而摄食压力变大。  相似文献   
325.
建立了HD-8阳离子交换树脂微色谱柱分离富集矿石中锆的方法。研究了上柱酸度、淋洗液、洗脱液、干扰离子等对锆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柱最佳酸度0.5~2 mol/L HCl、淋洗液1 mol/L HCl、洗脱液1 mol/L H2SO4,锆的吸附与洗脱效果最好。选用邻氯苯基荧光酮为显色剂,直接在硫酸介质中显色,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树脂的吸附容量为81.4 mg/g。与常规柱相比,微色谱柱吸附后,洗脱体积减少了16倍,柱效高,分离速度快,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矿石的分离测定,经标准值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近,多次平行测定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2.7%,说明此法可用于分析实际样品。  相似文献   
326.
小集小区酸化过程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阳市近郊一封闭的小集水区设置了环境化过程试验场。本文介绍了试验场中观测点的布置、各项观测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327.
密云水库库滨带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裸露荒坡地为对照,在密云水库库滨带不同植被中设置径流试验小区,研究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动态变化对坡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恢复植被中,人工草地建植1年后,植株密度可达545.0×104株/hm2,植被覆盖度与0~30cm土层地下生物量最高可达92.3%~97.7%和2 238.8kg/hm2;雨季玉米植株高度与地上生物量在各类型植被中最高,可达133.3cm 和11035.3kg/hm2,此时自然恢复地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对最低。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有关,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但无论降雨量大小,人工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最佳,保水、固土能力可达92.3%~93.2%和99.8%~99.9%,其次是围封1年后的自然恢复植被,保水、固土能力为83.3%和98.7%;玉米作物水土保持效果最差,保水、固土能力仅为8.9%和18.5%。  相似文献   
328.
D公司是一家物业公司,赵某于2013年4月1日起任D公司的物业保安。赵某前后两次分别签订为期3个月的《临时劳务合同》,期限分别自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此后,赵某继续在该小区物业任保安,但未再签订书面协议。后赵某离职后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主张2013年9月30日之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329.
针对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严重的现状,提出了新型的合流管网错时分流技术,通过旱流调蓄实现雨天时对生活污水进行调蓄,最大程度减少雨天时合流管网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溢流排放;进而结合某小区管网特征以及当地降雨资料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分析了该工程的投资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30.
王俊卿 《中国安防》2014,(20):45-48
正对于智能建筑的出现,公认的是以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都市大厦为标志。在这之后,智能建筑在美、日、欧洲及世界各地发展迅速,我国的智能建筑在最近的约20年时间里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依托于现实的需求,一方面,随着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社会犯罪的不断发生,如何赋予智能建筑针对恐怖活动及犯罪活动的提前预防、及时处理、有效回溯的功能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所处的建筑场所的有序管理、便捷智能、节能环保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利用科技的手段,实现智能建筑的安全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智能现代化、环保现代化成为了智能建筑安防领域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