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47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正>满载9人的微型面包车,迎着朝霞准备驶向厦门海沧的工地。开车的女人无证驾驶,这一点,车上有人知晓,但谁知道死神即将降临。9月16日清晨,厦门仙岳高架桥往海沧方向(人才中心路段),一辆微型面包车失控撞向高架桥护栏,造成2名乘客死亡,其中包括驾驶员的老公,另有5人受伤。车祸导致2人死亡事发当日早上7点多的仙岳高架桥上,中医院往海沧方向,车辆已经排起长龙。松柏上桥口处,两名民警  相似文献   
262.
近年来由于雾霾事件频发,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组成及迁移转化规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PM2.5颗粒物中微生物的组成和来源还知之甚少。本文应用T–RFLP、克隆文库和测序方法研究厦门2012年冬季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的群落组成,并分析其潜在的来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与克隆文库方法相比,T–RFLP分析所得的物种数量(TRF峰)相对较多,说明T–RFLP是快速、灵敏分析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高效手段之一。T–RFLP和克隆文库结果表明,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其中2%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42%的真核微型生物18S rRNA基因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低于97%。分类分析表明,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是PM2.5颗粒物细菌的主要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91%、10.68%、41.75%和44.66%;Stramenopiles、Alveolata、Metazoa、Fungi和Viridiplantae是PM2.5颗粒物真核微型生物的主要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5%、7%、15%、20%和39%。然而,尚有14%的真核微型生物18S rRNA基因序列未能分类到已知门类,说明气溶胶真核微型生物方面的研究尚存在较大空白。与文献对比分析表明,厦门城区空气微生物的动态性较强,环境来源多变。环境来源分析表明,厦门虽然属于典型海滨城市,但其空气微生物的重要环境源可能为淡水,其次是土壤、水体沉积物、污水系统和动物粪便等。而季节性气团输送可能是厦门冬季气溶胶微生物多来源于淡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3.
基于主体建模的废物交换模型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清慧  石磊 《环境科学研究》2012,25(11):1297-1303
作为产业共生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废物交换不仅能解决废物处置的难题,还可以降低原料供给的成本与风险. 企业进行废物交换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从交换的市场机制出发,运用基于主体建模的方法构建了废物交换的模型框架,并且基于Swarm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系统的废物交换价格指数在仿真开始后10个周期内迅速降至4左右,并在之后的周期内缓慢下降;系统中单个废物的价格波动较大,但这种波动并未反映到整体的价格指数中;系统中的废物交换量和参与交换的企业数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废物交换量的增长呈先慢后快的态势,在第200个周期时达到25×104 t. 而参与交换企业数量的增长呈先快后慢态势并逐渐稳定在100家左右. 示范企业的选取对于系统的废物交换量有一定的影响,选取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比随机选取更能促进系统中的废物交换,在第200个周期时比随机选择下的交换量高出约50%.   相似文献   
264.
《中国劳动科学》2012,(8):59-62
国发〔201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仍很突出,  相似文献   
265.
尾矿悬浮物对水中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恒 《环境科技》1994,14(6):86-89,97
  相似文献   
266.
针对硅铁电炉烟气治理与回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微型旋风器作为烟气治理与回收中的预处理器.研究微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目的是利用微型旋风分级器将1.0μm左右的超细硅粉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对3种微型旋风器在不同进口风速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级效率与Stk数之间的关系在Rosin-Rammler坐标上为1条直线,在人口风速15-25 m/s范围内分级时,分级粒径可以达到0.8μm,分级粒径较小.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以微型旋风器为预处理器,而布袋除尘器可以将目标粉尘回收,满足市场对硅微粉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67.
2011年5月份和8月份利用"海洋2号"科学考察船在东山湾海域3个站位进行现场试验和调查,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异养细菌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对比国内其他海区,该调查海域是高生长率、高周转率的海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当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远高于浮游植物生长率时,微型浮游动物摄食作用对能量的转换效率较高;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微型浮游动物对异养细菌的摄食受到温度和营养盐的双重影响,微型浮游动物对异养细菌的摄食作用能控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在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异氧细菌生产力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比值由春季的1.26%增加到夏季的2.77%,但均很小,说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完全可以满足细菌生产的需要;调查海域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异养浮游细菌的生产力较低,其能量沿食物链向上传递的效率夏季高于春季,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向上营养级传递的效率却是春季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268.
浮游微型真核生物作为初级生产者,细菌捕食者和较大型生物寄生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起核心作用.因此,研究浮游微型真核生物对温排水增温的响应对评价近年来大量电厂兴建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沿象山港乌沙山电厂温排水水流采集表层水样,利用Illumina技术测定18S r DNA基因研究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组成.真核浮游生物的主要组成为囊泡虫门(Protalveolata)、纤毛亚门(Ciliophora)、甲藻门(Dinoflagellata)和丝足虫类(Cercozoa).多元回归树分析发现浮游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主要受溶解氧、硝态氮和温度的控制.温排水造成的增温梯度显著地改变了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的群落组成(Global RANOSIM=0.422,P0.001);反向选择筛选到空间距离、溶解氧、叶绿素a和温度是造成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的空间分布遵循空间距离-群落相似性衰减模型(R=-0.192,P=0.039),周转速率为0.002.此外,筛选到15个敏感的真核生物科,其相对丰度与增温幅度显著相关.重要的是对某一特定的科,其相对丰度随温度的变化与其已知的生态功能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价温排水增温的指示种群.本研究阐明了温排水增温梯度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为评价温排水对微生态效应提供了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69.
船舶压载水所带来的生物入侵是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浮游生物的检测尤为重要也较为困难。文章介绍了目前国际主要的几种检测方法:显微镜检测法,叶绿素a检测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流式影像术检测法。在介绍了这些方法具体使用方式以及使用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这4种检测方法在压载水检测中,尤其是应用在排放的压载水存活水生物浓度检测中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岸基和船基检测的差异,对压载水浮游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0.
海洋溢油对浮游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溢油风险的不断加大,对溢油产生的环境损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由于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元影响,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使溢油环境损害赔偿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溢油对浮游生物种群的长期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对溢油对浮游生物影响现有的研究进行概括和综述。并以3.24事故为例对溢油对浮游生物的长期种群结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是否产生影响。分析1998年事故发生时及事故后历史数据以及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试图解决如下问题:浮游生物在生物量上是否有变化?产量是否变化?种群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种群的主导物种是否变化?最后对这些结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