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72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1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国企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和组织文化氛围,对企业长远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会作为企业的群众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职能,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办法与措施,实施员工心理援助,为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石油管道储运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建立管道储运员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群体常模。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44名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将SCL-90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本次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好3947人,占71.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299人,占23.4%;心理健康状况一般238人,占4.3%;心理健康状况异常60人,占1.1%;石化管道储运员工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恐怖因子均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35岁及以上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以及阳性项目数的因子均分均高于35岁以下组;大专组和高中及以下组各项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组。结论:管道储运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年龄相对较大以及学历相对较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3.
疏散中的典型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 《安全》2007,28(6):42-44
疏散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以大量的灾后报告对我国火灾事故中遇难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在突发性应激事件中造成巨大伤亡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惊慌和恐惧,并对由于惊慌、恐惧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特征(如出口选择、过激行为、不同场所的火灾对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不同场所火灾的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遇灾者自己脱离危险环境后发现亲人被困在然险中而返回火场的比例很高;在疏散中青年人有过激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24.
陈文华 裂解装置班长 尽管地球人都知道,抽烟对安全生产和个人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但"瘾君子"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无法割舍这个"小魔棍".我们的装置区域虽然早就实施了禁烟令,但管得住班组的职工,管不住外来施工人员,尤其在装置检修改造时,总能见到一些施工人员利用干活的间歇过烟瘾.另外,班组内也有个别"烟枪"在8小时内找各种借口离开岗位去"吞云吐雾".  相似文献   
25.
为揭示安全信息认知对员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把握信息时代背景下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趋势。基于安全信息认知的背景与特征,构建心理安全感的安全信息认知流程模型。通过描述安全信息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机理,从需要、动机、意识、期望剖析心理安全感的安全信息认知动力,归纳心理安全感的安全信息认知偏好,并从风险管控、安全氛围、安全管理落地、安全防护措施设计、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方面论述心理安全感在企业的应用对策。研究表明,员工安全信息认知对其心理安全感具有重要影响,是引起心理安全感波动的关键因素,也为心理安全感在企业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6.
生活能源改进是实现农村低收入家庭福利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而资产的贫困为能源的消费造成了约束,使低收入农户难以实现能源的改进以脱离贫困现状。该文借助"贫困陷阱"的定义,将这种受制于资产贫困的能源使用困境称为能源贫困"陷阱",并从农户心理视角考察了低收入家庭更容易陷入能源贫困的原因。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能源贫困线进行了重新计算,认为我国现阶段农村能源贫困线应为户均600 kgce/a,并发现不论在任何能源贫困线下,收入偏低农户的能源贫困发生率、能源贫困深度和强度均远高于中高收入农户。基于此,该文同时从消费量和消费倾向两个方面估计了家庭经济状况对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中高收入农户,收入偏低农户的能源消费呈现出"既未省钱又未增效"的非经济理性特征,其能源消费负担实际更重,而消费结构却更为低效。进一步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这一非经济理性决策进行了解释,考察了心理因素在能源贫困"陷阱"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收入偏低农户更容易表现出消极心理状态,负面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使其在能源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传统能源,而不愿做出能源改进的尝试。这种消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偏低农户在能源改进中主观能动性的缺乏。正如"扶贫先扶志",政府在推行因地制宜的能源政策、开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贫困农户的情感帮扶,以使其产生尝试改进能源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7.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物冲突的频次和范围逐渐增大。野生动物冲突带来的心理创伤已成为影响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难题。在心理创伤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交叉分析、因子分析、次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野生动物冲突事件受害个体心理创伤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野生动物冲突事件中女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状况差、经济实力弱的个体更容易发生心理创伤;(2)随着受害者经济实力的提高,野生动物冲突的心理创伤程度显著降低;(3)野生动物冲突事件越严重,其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显著增加;(4)野生动物冲突救援补偿措施效果越好,越能缓解受害者的心理创伤。最后借此提出:(1)对重点对象进行灾后心理干预;(2)增强受灾者的经济实力;(3)建立野生动物冲突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4)完善野生动物冲突补偿措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海洋灾害突发导致的经济波动、社会混乱和灾民心理的恐慌,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全方位把握海洋灾害期间的综合稳定性,必须从经济、社会和心理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在全面考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海洋灾害期间的稳定环境,保证海洋灾害期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现代职业安全》2009,(12):20-21
安全态度(safety attitude) 为了理解安全态度的涵义,首先介绍一下一般意义的“态度”概念。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和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反应。有人进一步提出,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较稳定的评价和内部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影响救援人员实战心理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采用走访、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消防部队的人员组成、心理状况和实战心理进行调查和研究,重点分析消防队员掌握灾害知识和经验积累对实战中出现的恐惧、紧张、急躁等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知识和救援经验的增加对大部分消防队员均能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知识水平和实战中的紧张与恐惧心理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且影响显著。笔者认为:将救援队伍和人员的灾害知识培训纳入日常工作,对提高救援部队的总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级指挥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更佳的指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