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24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780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16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Effects of aluminum o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human health mainly attribute to its speciation in drinking water.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aluminum speciation in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aluminum and its transformation among other aluminum specie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kinetics processes of related reactions. Tot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had a notable e ect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nonuclear and soluble aluminum in the first 4 day; then its e ect became weak. At pH above 7.50, both fluoride and orthophosphate had little e ect on aluminum speciation; while, when the solution pH was below 7.50,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nonuclear and soluble aluminum were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fluorid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orthophosphate. Both mononuclear and polynuclear silicic acids could complex with mononuclear aluminum by forming soluble aluminosilicates. In addition, the adding sequence of orthophosphate and aluminum into drinking water would also a ect the distribution of aluminum species in the first 4 day. In order to minimize aluminum bioavailability in drinking water, it was suggested that orthophosphate should be added prior to coagulant process, a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fluoride and silicic acids should be controlled below 2.0 and 25 mg/L, respectively, prior to the treatment. The solution pH in coagulation and filtration processes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6.50–7.50.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研究污染比较严重的珠江广州河段(雅岗至琶洲大桥)的六个断面,共10个采样点的上覆水和间隙水的磷形态分布特征,得上覆水总磷(TP)值为0.705~3.893mg/L,均为劣V类水质。总溶解性磷(TDP)与磷酸盐磷(PO43-)在各采样点的含量分布不均匀,由PO43-含量显示,各采样点已经有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通过分析各采样点间隙水磷含量和引起其上下层含量差异的环境因素知间隙水TP与TDP有一定相关性。间隙水上下层TP,TDP,PO43-含量差异可能与沉积物有机质和氧化还原环境有一定相关性,总体上认为厌氧环境有利于促进沉积物的磷释放到间隙水。  相似文献   
993.
在实际测定中,往往把曝气池混合液总固体视为悬浮固体,进而把挥发性总固体视为挥发性悬浮固体。通过试验论证了混合液中悬浮固体浓度与总固体浓度之间是有差异的,要有效进行工艺控制,就必须准确测定混合液的滤过性残渣MLSS中的有机部分MLVSS。  相似文献   
994.
红枫湖沉积物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沉积物及孔隙水中总汞、甲基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红枫湖沉积物总汞含量为(0.392±0.070)μg/g,高于世界其它背景区汞浓度,也高于处于同一流域的乌江渡水库和东风水库,表明红枫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汞污染.2个采样点总汞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其剖面分布都有在上层富集的趋势.沉积物甲基汞浓度在春季最高,其余季节则没有明显差异,甲基汞峰值出现在表层0~8cm以内,与红枫湖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活动区域一致.沉积物甲基汞浓度的季节变化和剖面最大峰值分布,主要受氧化还原带的季节性迁移所控制.红枫湖孔隙水中总汞的浓度及在固/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主要和随季节变化的温度或氧化还原条件有关,与沉积物固相中总汞浓度和分布相关性不大,而孔隙水中甲基汞浓度则和沉积物甲基汞浓度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r=0.70, p<0.001).沉积物和孔隙水甲基汞浓度除受到固/液分配系数影响外,主要还受到甲基汞产生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95.
利用TOC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CPH)能够测定水样中上清液中有机物的总有机碳的含量和SSM(SSM-5000A)固体样品燃烧装置能够测定水样中固体有机物总有机碳的含量的特点,用试验的方法探索了测定环境水样中包含全部颗粒态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此方法能够全面反映环境水样中总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比色管水浴消解水样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氧化效率,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标准方法,是测定水中总铬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刘平怀  郝宗娣*  杨勋  张森  时杰 《生态环境》2012,(8):1429-1433
采用一次培养的方式研究硝态氮(NaNO3)、氨态氮(NH4Cl)、有机氮(尿素)及硝铵混合氮(NH4NO3)(氮浓度17.6 mmol.L-1)对新分离的两株热带淡水微藻——网状空星藻Coelastrum reticulatum及栅藻Scenedesums sp.生长情况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微藻在不同氮源影响下生长状况不同,并且造成最终的干质量、总脂含量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2种藻添加NaNO3和NH4Cl情况下分别获得了最高的生物量((0.72±0.08)g.L-1和(0.80±0.03)g.L-1)和最高总脂含量((38.35±1.32)%和(30.24±3.13)%)。最终二者在添加NaNO3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总脂产量最高,分别为199.26 mg.L-1和190.76 mg.L-1,均可作为生物柴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998.
利用Gc-Ms技术研究了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上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和分布,通过总有机碳(TOC)和PBDE单体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了它们在大气中的转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颗粒物上∑15PBDEs含量为3745.5 pg·m-3,BDE47,99,209是三种主要单体.在<0.49μm粒径上∑15PBDEs含量最高(36.4%),<1.5μm的颗粒物上∑15PBDEs占61.9%.四溴和五溴的BDE47、66、100和99单体在不同粒径上的含量分布相似,约40%-50%分布在<0.49μm粒径的颗粒物上,约19%-23%分布在0.49-0.95μm粒径的颗粒物上;九溴的BDE208、207的分布和BDE47、99等明显不同,呈马鞍型分布;而十溴的BDE209主要分布在较粗颗粒上.结果表明大气中低溴PBDE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具有强的长距离迁移能力,BDE28、47、100和99与TOC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能表明这些低溴PBDE在大气中转移的主要机制是从气相分配进入颗粒相;而高溴的BDE207、208和209与TOC间相关性较差,可能表明高溴PBDE进人大气中的主要机制是依附在较大颗粒上直接进入大气.  相似文献   
999.
生物氧化提金废物处理及监控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氧化提金法可兼顾黄金资源合理利用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介绍生物细菌氧化提金工艺的基础上,对提高细菌浸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生物氧化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处理进行分析,设计实现基于RS-485总线的分层分布式生物氧化提金监控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结构简明,运行可靠,便于其他类似项目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兰州地区典型有机污染物长距离迁移及其总持久性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TaPL3模型研究了兰州半干旱地区典型有机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的长距离迁移(LRT)及其总持久性(Pov),讨论了LRT和Pov之间的关系. 以2,3,7,8-TCDD为例,分别利用灵敏度和蒙特卡罗方法对模型的关键参数和输出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2,3,7,8-TCDD,γ-HCH,BaP和HCB在兰州地区通过大气的特征迁移距离(CTD)分别为126,934,117和13 307 km,Pov分别为1 421,1 082,1 413和3 949 d;通过水体的CTD分别为6 633,119 000,16 249和16 658 km,Pov分别为1 584,1 551,2 711和4 428 d,且污染物的LRT和Pov没有直接的联系. 同国外的研究相比,兰州地区的2,3,7,8-TCDD通过大气的CTD明显偏低,通过水体的CTD明显偏高,而Pov都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