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678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16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卫星运输过程疲劳等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当前广泛应用的雨流计数法原理结合Miner法则,在全程实测某卫星运输至发射场各路段载荷谱的基础上,利用雨流计数法对载荷谱进行预处理,然后给出基于Miner法则对运输过程产生疲劳进行分析和评判的应用实例。为基于加速度信号的路谱载荷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疲劳等效分析方法,为在各种运输条件下,评估产品所经受的力学环境和可能产生的疲劳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对地面结构减震效果显著。本文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分析了在输水隧道施工中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一定范围内围岩这2种方法的减震效果、适用条件及其减震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减震层或加固层的设置均使隧道衬砌应力减小,起到保护隧道衬砌的作用;在较大的范围内注浆加固围岩的办法,对软土中的输水隧道的减震更加有效,它能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而在围岩与衬砌间设置减震层的办法,对稳定性极好的坚硬围岩中的输水隧道的减震效果更加有效。计算结果可为地震区的输水隧道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流动注射-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褪色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停流-催化褪色光度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KBrO3]=5.0×10-2mol·L-1,(罗丹明B]=4.8×10-5mol·L-1,[H2SO4]=0.75mol·L-1,50℃。线性测定范围为0—0.6μg·m1-1,方法检出限为2n8·m1-1。本法操作方便、快速、重现性好,且选择性较一般催化光度法显著提高。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亚硝酸根含量,结果满意。加标回收率为96.1%-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1%-4.0%。  相似文献   
994.
周边式二次沉淀池流态的计算模拟研究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种半解析半离散的数值方法来求解偏微分方程,从而确定二次沉淀池的流态。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占用计算机内存小的特点。所编制软件可在486微机上运行。计算结果与文献相比较,一致性很好,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还给出了池型尺寸变化对池中心上部水流死区的影响,为具体设计者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5.
膜化学技术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膜化学反应器对造纸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实验 ,讨论了废水通过膜化学反应器时 ,温度、pH值、氧化剂AK的剂量、曝气量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下CODCr、色度的去除率达 87 1%、95 % ,出水CODCr<10 0mg L ,出水完全可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96.
ABR反应器运行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ABR反应器处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生活污水的合成废水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ABR处理不同浓度废水的适应性 ,并研究其反应器受到负荷冲击后的稳定性 ;同时对不同浓度下的生物相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盐城主要入海河流水生态质量状况,利用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WEQI)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状况已成为重要方法,并基于2021年5月和9月盐城市主要入海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数据进行水生态评价。结果表明:全年底栖动物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为0.39~3.01,平均值为2.08,评级总体为良好。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占比最高,达到77.5%,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环棱螺属和长臂虾属,主要优势种为蜾蠃蜚属。入海河流断面WEQI评价结果主要为中等和良好,分别占比为60%和40%。生物和生境是制约盐城入海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水环境中存在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可在较低浓度下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危害.基于细管流紫外反应系统(MFPS)研究了典型微量有机污染物磺胺甲噻二唑(SML)在紫外(UV)和真空紫外/紫外(VUV/UV)辐照下的光降解过程,发现SML在VUV/UV辐照下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UV辐照.采用MFPS测定了各光化学动力学参数:UV和VUV/UV辐照下光子剂量基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88×10~3和4.64×10~3m~2·einstein-1;量子产率分别为0.227和0.379;羟基自由基(HO·)和SML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测定为6.59×10~9L·mol~(-1)·s~(-1).探讨了pH值和初始SML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UV/UV辐照下pH 7.0时的SML降解速率达到最大,而UV辐照下SML的降解速率随pH增加而逐渐增大;初始SML浓度的增大会降低UV和VUV/UV辐照下的降解速率.此外,本研究表明MFPS作为实验室光反应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各光反应动力学参数,VUV/UV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果优于UV,可较好的处理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999.
该文在微氧升流反应器中构建颗粒-絮体污泥体系,以乙酸钠作为碳源,探究了C/N对CANON工艺脱氮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低C/N下该工艺的脱氮机制。当C/N=0.75时,TN和NH4+-N去除率达到了最高值92%和95%。而当C/N从0.75增长至1时,TN和NH4+-N去除率分别下降至80%和85%;C/N回调至0.75后,10 d左右反应器性能恢复至91%TN去除率。C/N=0.75时脱氮贡献分析和粒度分布表明AnAOB对NO2--N的摄取处于优势地位,反应器内主要发生Anammox反应和短程反硝化反应,合适的C/N并不会导致异养菌取代AnAOB的优势地位,且Anammox反应的脱氮贡献在56%~62%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潮汐运行是强化人工湿地供氧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解基质粒径对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s)处理效果及复氧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基质粒径TFCWs的处理性能,建立了TFCWs排空期氧转移过程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基质粒径影响湿地对NH4+的吸附性及排空期基质孔隙氧体积占比进而影响处理效果,7~9 mm基质粒径的湿地达到最佳的氨氮去除率82.6%,3~5 mm基质粒径的湿地达到最佳的COD去除率88.2%,粒径基质小的湿地中氨氧化菌属和反硝化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脱氮能力强;分析排空期基质孔隙氧体积占比变化与湿地微生物耗氧过程的联系,能够优化潮汐流湿地系统的排空时间,湿地微生物的耗氧活动主要集中在氧体积占比快速下降阶段,更长的排空时间对复氧能力没有明显提升,本研究中8 h的排空时间即可满足湿地系统的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