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2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1219篇
安全科学   477篇
废物处理   112篇
环保管理   3200篇
综合类   9297篇
基础理论   1928篇
污染及防治   443篇
评价与监测   384篇
社会与环境   1074篇
灾害及防治   150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087篇
  2012年   928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914篇
  2008年   1021篇
  2007年   828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627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鼎分水关至宁德城关段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较复杂,根据高速公路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22.
西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乃喜 《陕西环境》2003,10(1):8-10
从建设“一线两带’’的要求出发,简要分析了西安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立秦岭生态安全屏障与搞好市区污染防治是西安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内容。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为在“一线两带”建设中发挥“核心层”和带头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23.
铁矿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鞍山市铁矿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常见的矿山生态重建模式及矿山生态建设的实践,提出鞍山市铁矿生态重建建议。  相似文献   
224.
通过对海城市过去几年生态建设的调查研究,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海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对今后的生态建设提出对策分析,提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转变,提倡生态道德,坚持以人为本,自觉维护人类生存条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自觉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国家级生态区建设为契入点,全面开展生态建设。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新海城。  相似文献   
225.
潘新龙 《环境保护》2001,(8):13-13,23
生态环境监理是环保部门一项新的工作。本文从环境监理观念更新、生态环境监理特性、生态环境监理方法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监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6.
1 生态城区建设的做法及现状在烟台市政府的领导下 ,福山区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示范区的初步规划及建设 ,现已投入近90 0 0万元 ,四个生态示范区建设已初见成效。1门楼水库生态示范区。门楼水库是烟台市水源地 ,直接影响烟台市生产、生活用水质量。福山区拟投资 12 92 0万元 ,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对门楼水库周边地区及下游的内外夹河流域进行全面治理 ,并建立多处生态示范点 ,采取多种措施对该流域实行生态管理。现已投资 2 886万元 ,其中扩大绿地 1.5万亩 ,种植各类树木 9万株 ,治理污染项目 2 7个 ,小流域治理及清理河床…  相似文献   
227.
生态经济姜堰市可持续发展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姜堰市地处长江下游平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和能源贫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姜堰市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注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1990年姜堰市河横村荣获“全球500佳”称号,2000年3月姜堰市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九五”期间,在经济年增长率达6%~11%的情况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削减10%,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228.
中国发生持久性环境危机的经济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中国发生持久性环境危机的多维分析中,阐述了我国的工业化是用2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由于压缩型经济产生了压缩型环境问题,从时间维、空间维、市场维进行了分析。本文从经济学角度,仅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帐户进行了分析。我认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纳入GDP还是有可操作性的,应首先实施,经过实践后,逐步再把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帐户。我于2001年8月随国家计委“能源与环境考察团”去美国和加拿大考察时,和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认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229.
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应用生态占用模型,对武威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对武威的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和制成品资源消费的生态占用的计算结果表明,1999年武威市人均占用生物生产性空间为1.589423hm2,调整后的武威实际生产空间供给为0.856876hm2/人。1999年武威生态赤字0.73254hm2/人。对于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态占用和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二者高度相关。用幂指数模型进行趋势拟合,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和理论一致性。武威生态占用处于强的扩张时期,到2015年,人均生态占用将会达到2.60142hm2/人,而当年实际生态承载力阈值预测值为1.0657hm2/人。人均生态赤字扩大到1.5357hm2/人。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是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本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230.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段宁 《环境》2002,(7):4-5
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近年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为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在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并大力推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走循环经济之路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