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定义、评价的标准和几种现行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系统地介绍,比较这些方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时的优劣,对其中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为进一步研究室内空气评价方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废弃物与环境商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用掩埋手段来处理垃圾的方法已变得越来越难。目前虽然在狭窄的日本各处掩埋了各式各样的垃圾.但处理场周围住户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多.所以处理场的容量已变得越来越小。例如.工业废弃物用的掩埋处理场的残余容量已只剩下了近4年.特别是首都圈(东京、千叶、玉、神奈川、木、群马、山梨)里已只剩下1.2年。用来掩埋从家庭和办公室出来的一般废弃物(都市垃圾)的处理场也只剩下12.2年。  相似文献   
3.
论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31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戴河召开了暑期座谈会。与会委员就休养生息的政策内涵、中国环保未来走向、污染减排形势预测、环保立法、政策、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选编了部分专家意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6.
7.
易阿丹 《环境科技》2007,20(1):75-77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日本温室气体减排义务需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14%的排放量才能达到议定书规定的目标.日本政府、环境省等提出加速减排的观点和引入环境税的思路设计、税收措施等,然而政府制定的环境税收制度在日本受到很大的争议,实行得并不顺畅.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清洁生产的基本涵义及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分析的原则与目标,分析了清洁生产分析的主要内容,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让公众了解项目及其环境影响,并广泛征求公众对项目的意见:确保项目引起的重大环境问题在报告书中得到论证.并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作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法,并应用于世行贷款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  相似文献   
10.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