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8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解决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疏解预警忽略旅客心理感知与焦虑问题,基于状态焦虑问卷,定量描述旅客焦虑状态,通过引入心理测量学中积极率划分客流疏解等级阈值,确定枢纽客流疏解预警等级,构建以旅客感知疏解时间为预警指标的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定量预测枢纽站各种交通接驳方式客流的感知疏解时间,准确描述枢纽站预警等级,研究结果可为管理人员选择相应疏解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共享平台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特征是市场中的个体用户可自行选择成为供给者或需求者。对用户行为和需求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双边市场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情感倾向可以反映用户的态度和行为,而感知价值偏好是判断用户对共享平台关注重点的依据。在共享平台用户评论文本挖掘的基础上,检验用户的情感倾向和感知价值各维度的相关性,并根据各感知因素的权重分别计算出供给者市场和需求者市场不同情感倾向用户群体的感知价值偏好。结果发现:不同情感倾向用户群体的感知价值偏好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还体现在需求者市场和供给者市场的对比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浙江乌镇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乌镇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感知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归纳总结了乌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态度状况.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改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和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居民对旅游影响认知态度研究的研究成果。乌镇居民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感知强烈令人鼓舞。这与Liu和Var等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各方效益感知明显是一致的。此外,乌镇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一致较强与现有研究成果也是相符的。所有这些证实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居民更易倾向于正面感知。  相似文献   
104.
据观察,国家之间为了保护区域或全球环境而进行的成功合作依赖于有关国家的高水平共同关注。反过来说,国际性决策的制定者对于环境的关心,部分地依赖于他们对于生态和 感 瑞典和芬兰的一次限制来自于硫酸盐纸浆和造纸工业的有机氯排放的谈判中,对于风险感知的分析得到了应用。对调查数据所进行的分析表明,瑞典人和芬兰人对纸浆工厂产生的有机氯所造成的环境风险水平具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与在技术证据方面所存在分歧的影响相比  相似文献   
105.
驾驶员感知特性对隧道群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群对驾驶员感知特性的影响,以驾驶员的感知特性与高速公路隧道群行车安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速度估计测试仪和深度知觉测试仪,在"铜汤高速-安徽段"沿线对高速公路隧道群行车途中的160名驾驶员进行实地测试,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用灰色建模软件V2.1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的速度估计特性与高速公路隧道群驾驶员的年龄、驾龄以及连续行车时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连续驾车时间的影响最大。年龄对驾驶员深度知觉准确性无显著影响;驾龄、连续行车时间对驾驶员的深视力准确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6.
由于职业之“缘”,对安全的感知与敏感日渐在意,也试着咀嚼一些先知先觉的顿悟,好给自己的工作打上“出色”的印记,所以,进发出这样的感言,供同行们互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7.
108.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分,其末端为主的处理方式造成占用土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环境负荷日益严重,其外部性令政府不堪重负。文章基于绿色供应链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对城市垃圾减量过程管理的研究系统进行重新界定并研究食品垃圾减量管理模式。构建了以食品物质流过程环节及其主体感知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构成的垃圾减量分析和管理框架模型,提出并定义了行为主体对垃圾减量管理的绿色感知强度指数和减量行为绿色强度指数,以北京市餐厨垃圾现状调研数据为例,实证分析垃圾减量绿色感知强度和主体绿色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规律,以此揭示在食品物质流过程从外部管理、基础设施等手段内化为主体的资源减量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内在规律,为垃圾减物质化管理及其模式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食品物质流垃圾减量管理系统呈现两端环节的净菜和分类行为减量管理薄弱的特点,其中社区居民垃圾分类问题尤为严重,需探讨完善系统化的过程资源减量化管理模式;(2)深层次的环境认知和环保自觉意识以及垃圾减量化行为约束的外部机制薄弱,因此呈现出较高的垃圾分类认识与较低下绿色自觉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缺口的现象,深化普及绿色价值观和规范行为是推动垃圾减量管理的重点举措;(3)厨余垃圾减量系统是消费、排放、回收以及管理模式协同联动的有机整体,需促进消费、经营、管理模式协同的绿色转变,并建立资源和垃圾减量化管理的短期、长期激励关联机制,逐步建立城市垃圾减量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理念的提出,国家及企业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石化提出了建设绿色石化的理念,在各个工厂的安全环保监测和监督检查中,通过信息化建设了有效的管理系统和执行系统,同时在生产一线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及RFID等技术,实现环保检测任务的分配、生产装置挥发性有机物(VOCs)潜在泄漏点的检测与修复等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以南京紫金山景区环山绿道的骑行游憩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游憩者景区感知形象和游憩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憩者对景区形象的感知以游憩特色和森林形象最深刻,在游憩满意度方面对自然环境和游憩效益评价最高,景区整体形象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景区形象中的骑行因素和形象因素对特定游憩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形象建设和绿道游憩活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