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87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现有企业生产安全氛围的主要描述载体是文本,但文本无法定量描述的特点是企业生产安全氛围分析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处理企业生产安全氛围文本信息,着重从安全氛围主题辨识和安全氛围等级预测两方面,综合实现对企业生产安全氛围的智能感知。首先借鉴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算法思想,提出一种“类SMOTE”算法,用于解决非均衡文本数据问题;然后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实现安全氛围主题辨识,得到文本主题词及相关权重;最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安全氛围等级预测。经过实例验证,提出的“类SMOTE+LDA+Bayes”组合模型,对于企业生产安全氛围智能感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2.
以成都在建地铁6号线某站点为典型研究区域,对其施工区域周边的3类公众,包括居民、商户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风险感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各类群体风险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识别出各类群体的风险感知差异,为减小风险诱发的可能后果,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3.
为了研究事故体验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余效效应,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框架,建立了安全氛围调节作用下的事故体验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收集308名陕西和甘肃等地矿山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有效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SEM)和层次回归的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个体的事故体验通过风险感知和安全态度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组织安全氛围在风险感知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中有负向增强的调节作用,在风险感知和事故体验对安全态度的影响中具有正向增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4.
运用IPA分析法对武陵源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武陵源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在过硬的基础设施之上,软件建设相对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从总体上看,武陵源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的预期还存在差距,其中民俗文化独特性、当地物价水平、旅游商品品质属于弱势项目,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5.
提出基于分层感知和事故致因要素的分层感知模型、交叉识别模型及分类学习算法。利用基于AI的热网安全风险预警系统验证了分层感知和交叉识别模型的可行性,推导出基于分层感知和事故致因要素的数学模型和风险分级策略,实现了事故致因要素理论的逆向应用,且朴素贝叶斯等机器学习算法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6.
利用舆情大数据探究暴雨灾害的多样化社会影响,为城市水灾害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构建暴雨灾害社会影响分析框架,采集“郑州暴雨”事件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微博数据,分别运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细粒度情感以及人与设施多种响应行为随灾情进展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灾前悲哀和愤怒是主导消极情绪,而灾中恐惧占主导,应及时公开灾情焦点信息,疏导高唤醒消极情绪;公众对设施中断的感知体现了级联失效关系,加强建成区积水点改造和新区交通与排水设施配套设计是关键;灾中公众对各类设施修复感知存在时滞性,应加强重点设施灾前联合防护,避免关键路段积水断行;灾前政府救助准备不足,导致公众负向行为较多,应提升基层重大风险决策与处置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防洪减灾制度及政策优化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提升政府水灾害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7.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共同生产者和受益者,利益相关者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相关性和潜在社会影响至关重要。如何从利益相关者感知视角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影响因素、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重生态效益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进展,在归纳利益相关者及其感知概念的基础之上,整理介绍利益相关者感知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系统梳理利益相关者识别、感知数据获取、感知评估方法特点,阐释影响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多维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公平性、决策参与度、可持续供给理念出发,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构建一个社会感知评估、社会效应分析、政策实践应用互动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有效链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化社会需求与差异、挖掘多源大数据在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感知评估中的作用、扩大空间分析方法应用范围、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差异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8.
黄晓萱  徐慧  温家洪  王丹  沈菊  田雨  杜士强 《灾害学》2022,(1):192-198+219
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城市极端天气风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越来越需要公众参与。然而,对风险感知、适应感知和适应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还缺乏系统认识。通过问卷调研上海市居民发现:(1)风险感知可以促进适应感知,二者均与收入和教育水平等显著正相关。(2)与关注预警信息和使用防水防潮材料等个人适应行为相比,居民对集体行为的响应程度更高,如增加绿地面积和提高监测预警准确性等。(3)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信息通达性、社区归属感、适应意愿、适应激励、风险感知和适应感知,其中信息通达性和适应激励是显著提高个人适应行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9.
以古城西安为例,基于居民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差最大化旋转、单因素方差分析定量测度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对入境旅游产业供给的感知差异。结果显示,总体上西安市居民对入境旅游供给的感知倾向于积极,其中公因子"旅游环境"认可度最低,而"旅游吸引物"认可度最高;不同的性别、出生地、年龄、教育程度和居住时间对入境旅游供给感知的不同公因子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职业的感知差异表现不明显。在定量测度结果的基础上,对西安入境旅游产业供给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0.
研究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及灾害风险的认识,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不仅是进行风险沟通的必备环节,还可以为开展有效的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社会调查(221份样本)和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了江西九江、宜春公众对于社会减灾能力的信任及水灾风险感知。结果表明,公众对于社会减灾能力基本持信任态度,信任度高低排序为:灾害监测预报>政府应急>防灾工程>预警传播,其中宜春公众的信任度较高;公众对于水灾的风险感知较弱,尤其是宜春公众认为水灾发生、受灾的可能性很小;公众的信任与对区域减灾能力的了解无关,主要是受到受灾经历(受灾次数、灾情损失、灾后救援)的影响,即区域本底灾害风险的高低导致公众认知的差异,风险较高区域(九江)的公众具有更为明确的降低风险的行为倾向及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