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环保科技》2012,(4):49
<正>《环保科技》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期刊(双月刊),是各网络/数据库入网/来源期刊,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登载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研究、监测分析、环境评价、应用技术、生态保护、生物技术、综合论述等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创新成果、及工作成效。适合广大环境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相似文献   
72.
以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称“新晃县”)84个出列村农户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收入状况、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构建脱贫成效指标体系,对2019年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成效的空间格局、脱贫类型划分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成效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基础设施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53,整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教育医疗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65,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收入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48,呈高、中、低得分区域交替分布态势;产业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4.23,但差异明显,仅东部、南部少数村域得分较高。(2)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类型可分为单因素主导脱贫型、双因素驱动脱贫型、多因素综合脱贫型三个大类和F因素主导型、F-E因素驱动型、P-E-I因素综合型等13个小类,同时针对不同脱贫类型提出巩固脱贫成效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73.
林静 《劳动保护》2012,(1):18-20
这是一组坪山汽车零部件(北京)有限公司2011年自查自报隐患整改工作成效对比图.坪山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小营村,主要从事汽车空调管件生产、装配及销售.2011年,公司严格按照镇政府安全科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要求,对所有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为公司全年度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4.
正在开展的为期6个月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目前已进入第二个阶段。相关部门严密部署,认真谋划,我省"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效初显。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到6月14日,全省共打击非法违法、治理违规违章行为68.1万起,其中,查处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  相似文献   
75.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美好家园,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自2018年起,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及公众身体力行,从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起,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6.
在研究"多规合一"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多规合一"的内涵:"多规合一"是各类规划的统筹,是系统的空间管理,是简政放权的手段。从市级、省级两个层面,论述了广州、厦门、海南等试点城市"多规合一"开展的现状,比较各试点城市牵头部门、规划体系、发展步骤等发展模式的不同,总结"多规合一"开展以来在解决规划打架、盘活土地资源、缩短审批时间、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生态管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梳理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并展望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7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网络体系、业务体系和技术体系逐步建立与健全,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进展、成效与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根据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79.
针对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简称为草原三化)现状和变化状况,分析了治理草原三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其成效.草原三化主要由于开垦和多年超载过牧,加上1999年以来全区连续三年干旱和虫害,至使草原产量、盖度大幅度减少,草原三化加剧,草原生态环境严酷,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草原监管及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内蒙古各级政府有效的执行了草原管理和保护政策,采取了多种综合治理措施.由于降雨量的改善和草原建设项目及政策措施的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正在恢复当中,草原整体上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80.
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势必要求对未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定量的评价。目前,生态足迹及其相关模型已延伸至诸多领域,但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研究尚少。论文以廊坊市为例,通过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和剪刀差,分析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规划实施期(1997-2004年)和规划影响期(2005-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及差异,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成效。研究结果表明:①规划期(1997-2010年)廊坊市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向发展趋势,人均生态赤字持续增加;②规划期(1997-2010年)廊坊市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差异以2000年为界先减小后增大,未来几年内廊坊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③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取得了一定生态成效,但规划预期生态供给难以实现。因此,廊坊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重点应从片面强调建设用地数量提升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转变,加强科学、节约、集约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