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通过收集成渝经济区7个重点城市2006~2010年空气污染指数数据,以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优良率、污染率和严重污染率为评价指标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城市空气质量优劣依次为南充、自贡、德阳、绵阳、重庆、泸州和成都。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城市空气质量比较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32.
基于中原经济区的特点,在全国20多个经济区中选择珠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武汉城市圈4个典型的经济区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和对比它们各自的发展经验,得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33.
贺亚锋  韩增林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0):880-883,F0004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多指标分析法对2000—2009年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从空间上看,以2005年和2009年两个断面,研究发现中原经济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程度的高水平、中高水平县(市)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河南省中部、西北部地区、江苏省徐州市、山西省长治市和晋城市的大部分;中低水平和低水平的县(市)呈环状不规则分布于高水平、中高水平县(市)的外围地区。即河南省的南部、东部、东北部和西南部,安徽的淮北、亳州和阜阳,湖北的襄阳以及山东的菏泽等地。  相似文献   
234.
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可达性评价模型,结合SPSS、Matlab等软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98年、2008年及2020规划年为时间断面,用栅格法测算交通可达性,分析可达性格局空间演变特征。根据城市质量和时间距离,构建经济联系评价模型,回归分析预测2020年城市质量。对区域内经济总量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并根据三个时间段的最大经济联系格局演变,分析城市间经济辐射范围和城市隶属关系变化。结果发现:区域内可达性改善明显,城市间可达性差距缩小,到2020年全区可基本实现一日交流;区域内经济总量集聚明显,且处于极化状态;由于鄱阳湖湖体的阻隔,区域内形成以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大经济中心地,其他为隶属城市的经济联系格局;建议发展南昌至贵溪尤其是东乡至鹰潭段的交通,使鹰潭成为区内第四个经济中心地,实现全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35.
曹洪华  王荣成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109-1112,1152
旅游经济区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规划中频繁出现,目前还未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将旅游业研究纳入到区域经济地域空间,发挥旅游业对区域产业体系的融合和带动作用,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辐射与整合作用,进而催生出一种新的地域经济空间组合形式——旅游经济区。在产业融合与空间整合视角下,从内涵、规划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旅游经济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6.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许多国家开始发展以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产业也迅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从低碳经济的定位、发展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相应提出具体战略建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我国来说,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产业发展,能够通过提供低碳产品、服务创造价值;除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该注重国内市场需求的开辟;根据地方的优势不同,可有意识地打造不同特点的低碳企业集聚;针对某一产业,可以就所处不同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分工;京津冀都市圈,依托已经建立的各种合作协议,可以就低碳经济发展形成低碳城市联盟;要从技术、人才、品牌和碳市场等方面逐渐培养低碳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37.
成渝产业带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及其结构转换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数据方差,相关系数和相似系数指标对成渝产业带这一长江上游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区域进行了产业和结构特征分析。从产业部门相对变动的总体方差看,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变动幅度最大,即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元首衡性最弱,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  相似文献   
238.
双核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双核城市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双核结构模式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双子城市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仍较欠缺。以成渝双核城市为例,运用牛顿万有引力模型分析了"同质"双核城市的空间关系及区域内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探讨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成渝双核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39.
林蓓蕾 《环境教育》2010,(10):38-41
厦门作为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如何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方面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摆在厦门人民面前的紧迫课题。因此,"全民低碳行动"得到厦门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40.
基于1992—2013年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统计数据,对成渝城市群碳排放进行研究,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并结合趋势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估算的碳排放与基于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计算的碳排放动态变化趋于一致,且存在较好相关性;(2)1992—2013年成渝城市群碳排放增加趋势明显,碳排放增加区域面积高达76.26%,分布在成都、重庆主城及周围德阳、璧山等地区,碳排放不变或降低区域零散分布在研究区边缘地带,面积占比23.74%;(3)成渝城市群所有年份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Ⅰ)值均大于0,表现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且在研究时段Ⅰ值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其空间集聚性持续增强;(4)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空间集聚模式主要为高-高集聚型、低-低集聚型,两者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均呈增加模式,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主城以及邻近县域,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零散分布在边缘相对落后地区,表明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分布具有极强的相互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