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21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807篇
基础理论   153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深入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着重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 ,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形成除因其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 ,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外 ,还与多种地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耦合作用及地质构造长期发展演化使成矿物质多次叠加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类岩体与金矿床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成因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尤其是金矿床同位素定年技术的进展,传统观点受到了严峻挑战。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确定金矿床成因类型关键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有密切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与花岗岩类岩体之间,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金矿床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大气降水或建造水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氧同位素效应主要受动能定理所支配,16Ο总是富集在先在上,18Ο则富集于后于下。因此,在岩浆或矿液的分异演化过程中,诸地质体的δ18Ο值自早至晚、自上而下具有渐次递增的规律性,从而为成岩──成矿系列的建立,岩体成因的判别.矿物晶出顺序的确定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洛宁县南部,园内地质遗产丰富.石瀑产于花岗岩中,同时也是很好的地质遗迹.石瀑所在的花岗岩为中生代花山复式岩体中蒿坪岩体的第二单元.岩石类型为巨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为131 Ma,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具备岩墙扩张及气球膨胀模式的双重就位机制.该区石瀑是由岩石球状风化、水流的侵蚀和冲蚀共同作用在花岗质岩石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尽快适应开放的国际市场.缩小与国外先进承包商在管理上的差距,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把贯彻ISO9001:2000(GB/TI、19001—2000)、ISO14001:2004(GB/T24001—2004)和OHSAS18001:2001(GB/T28001-2001)标准作为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社会形象的战略任务和有效途径;并开始关注如何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为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以便于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整体优化和有序高效运作,改善经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粉末体多阶段热变形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时间越长,致密程度越高。再结晶晶粒比较容易在孔隙边缘形成,但是,孔隙又抑制了再结晶晶粒的长大速度,使得粉末体的软化率低于同条件下的致密材料的软化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老一新成矿 ,东西南北有别”。“一老一新成矿”表现为主要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 (2 6 0 0~ 14 0 0Ma)和中生代 (部分晚古生代 30 0~ 10 0Ma) ,且中生代形成的金矿床所占的比例更大。“南北有别”表现为 :我国早期成矿作用在扬子地块和华南地区主要以中元古代 (180 0~ 14 0 0Ma)为主 ,而华北地区以早元古代 (2 6 0 0~ 180 0Ma)为主 ,甚至存在晚太古代的金矿床 ;我国晚期成矿作用在华南地区以印支期—燕山早期为主 (如海南—粤西地区为 2 30~ 190Ma) ,在华北、胶东地区为燕山中晚期 (14 0~10 0Ma)。“东西有别”表现为我国东部地区中生代是金矿床成矿的最重要时期 ,而西部地区晚古生代是金矿床成矿的重要时期 (以北山、天山和北疆地区最明显 ,成矿年龄以 30 0~ 2 30Ma为主 )。同时 ,我国的金矿床普遍具有“成矿物质来源老 ,矿床定位年龄新”、“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明显”和以“岩浆热液型为主”的特征。上述特征是受中国独特的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处世界三个巨型银成矿带中两个成矿带的文汇部位,西伯利亚板块、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以及伊犁微板块碰任产生的三条碰撞带都经过北疆地区,因而,该区火山-侵入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银的区域背景值高,这些对银成矿均有利。近几年发现了一批银矿点和矿化带,构成数个银矿化密集区。这些密集区与火山-侵入活动密切相关。表明北疆地区有很好的银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在各种地质环境中含铵(氨)流体存在的重要性,给出了大量地热体系和油田热卤水中的铵含量,对中科院地化所测定的一系列包裹体数据进行了讨论,并与国外同行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最后讨论了成矿流体中铵(氨)的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