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第5次和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心城市成都2000~2010年间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10年间成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社会区、结构模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因子演变特征归纳为一般工薪阶层及专业技术人员因子和产业工人因子呈现较大变化;而外来人口和居住条件因子、高学历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因子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社会区演变特点归纳为中心老城区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定位升级,并向"三降两提"演变;知识分子居住区扩展并与少数民族聚集区分离,呈现出居住分异趋势;外来人口逐渐向二三产业流动且集聚区规模扩大;农业人口聚集区逐渐远郊化及蓝领人口区域的凸显。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由2000年的单一化和同质化的"圈层+扇形"结构,向2010年的"圈层+扇形+多核心+多组团"格局演变,各类型空间区域扩大,空间异质化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142.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件和NO_2浓度的影响,高温、低湿、强辐射有利于臭氧大量生成,NO_2浓度高低决定了臭氧浓度的峰值大小;在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高度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数值约为平均水平的2~3倍;成都市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异,成都市区的臭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光化学反应,而灵岩寺地区的臭氧来自于VOCs和大气水平输送。  相似文献   
143.
据报道,2009年7月26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一家名为成都川品粘胶有限公司的化工厂生产车间发生化学品泄露,在消防人员着手抢险时,突然发生爆炸。所幸事发时,人员已被疏散,爆炸只造成一名男子受伤。但近  相似文献   
144.
创业难,农民创业尤难。从务农到经商,从犁耙锄割到贱贵盈亏,这一角色转换很难在短时期内完成。笔者近日在成都市成华区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在引导农民家庭创业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龙潭街道在辖区一些农民尝试家庭创业,兴办“夫妻店”、“父子坊”的基础上,2008年10月,以当地客家人居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5.
《四川环境》2010,29(4):I0001-I0001
成都市人民政府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建设成都市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项目法人。经过公开招标、投标,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国环境保护公司中标,由中国环境保护公司独家投资,组建项目公司一一成都中节能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成都市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营运。项目厂址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民强村,  相似文献   
146.
近日,根据《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2011年度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及运营项目支持资金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成都市商务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成立验收组,完成了对成都市一、二圈层区(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运营综合考评、三圈层县(市)再生资源市场投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中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网络服务平台协作运营试点共4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及运营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全部合格。这些项目的开展促进了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运营工作向标准化、连锁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商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7.
在特殊时期,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局出台严苛规定,用行政手段约束、评价、引导生产企业的行为,其出发点是让企业落实防疫责任,最大程度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健康。但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工作场所外的行为是企业不可控的,因不可控的原因导致企业受罚,结果当然是一片哗然,不可接受。  相似文献   
148.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2004年5—9月,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用五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对农村民房抗震设防基本情况开展了抽样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农居抗震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9.
于2014年7月8日至8月13日在成都市城区和工业区选取两个点位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集工作,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夏季城区大气中VOCs质量浓度在34.1~458.8μg/m3,平均值为(137.3±91.8)μg/m3;工业区大气中VOCs质量浓度在26.7~474.9μg/m3,平均值为(135.9±103.5)μg/m3。早高峰时段(7:00~10:00)两个点位VOCs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其他时段,说明VOCs浓度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为明显。用·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评估VOCs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芳香烃和烯烃是影响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关键组分。城区和工业区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分别为4.859、4.559μg/m3,芳香烃不仅是臭氧生成潜势的关键活性组分,同时也是SOA的重要前体物。  相似文献   
150.
成都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以成都市域内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分析得到水质、生境状况、浮游藻类、底栖动物等相关指标,利用综合指标体系法,评价成都市域内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结合成都市人口、土地利用、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分析人类活动与河流生态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市河流浮游藻类以硅藻和绿藻为主,部分中下游采样点出现以蓝藻为主的情况;底栖动物以指示有机污染的颤蚓科出现的频率最高,约48%的采样点以颤蚓科为优势种;约74%的河流生态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整体呈现中上游优于下游、城市周边优于市区的特征;人口密度、人类活动用地比例与河流中氨氮呈显著正相关,人类活动会显著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