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700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席志鹏 《环境》2005,(8):90-92
针对牛仔纱线浆染,梭织布退,煮,漂,印染,针织布印染的混合废水处理工程,生化工艺采用“脉冲流化床+循环流化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经处理COD可达40mg/L,色度可达10倍,可使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2.
黄土高原坡耕地沟蚀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黄土高原坡耕地沟蚀广泛而严重。科学评价沟蚀土壤质量是侵蚀环境下土壤保育和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以沟间土壤为对照,分析了坡耕地沟蚀对土壤质量单因子的影响并建立了沟蚀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加权和法对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沟蚀深度下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沟蚀对坡耕地不同土壤质量因子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沟蚀导致土壤硬化,pH值增加,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除全磷)随着沟蚀深度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近似呈"W"型变化规律。②沟蚀深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以用幂函数y=0.866 8 x-0.142(R2=0.877)较好地拟合。微度侵蚀(〈5 cm)、中度侵蚀(5~30 cm)和重度侵蚀(30~50 cm)的土壤质量指数较沟间土壤分别降低了10.6%、27.9%和36.5%。沟蚀深度5 cm和30 cm是土壤质量显著下降的两个关键点。③反映沟蚀土壤质量的指标可以归为肥力因子、质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三类。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比表面积和容重4项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状况,可作为坡耕地沟蚀土壤质量的表征指标。  相似文献   
133.
研究利用砂土与粘土混合制成的生态减污袋对于模拟污水中氨氮及磷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1的减污袋对于高浓度模拟污水中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和63%;而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0∶1的减污袋对于低浓度模拟污水中磷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9%。对于高浓度污水,采用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1的生态减污袋能取得最好的除磷去氮效果;而对于低浓度污水,采用砂土与粘土比例为10∶1的生态减污袋除磷去氮效果较好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4.
植草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转输设施,但现有的计量方法难以直接测定植草沟流量,因而提出利用薄壁三角堰,并通过设计一种与植草沟贴合的堰槽方式来测定植草沟的过流流量,使用此设施不仅可以监测植草沟进出口流量,还可以在不破环植草沟结构的前提下测定植草沟内任意一段的流量。采用直线边坡加圆弧底方式构建了非常规堰槽结构、直角三角形开口方式,实验率定了堰上水头与流量之间的曲线,并与既有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堰上水头条件下,直角三角堰用既有公式计算出的流量值小于该堰槽方式下的实测值,且相对差值较大,实验范围内最大差值达25. 9%,因此既有计算公式不能直接用于流量计算,而必须进行率定。通过率定拟合公式计算出流量与实测流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5%左右,计量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桑沟湾溶解态铁(dissolved iron,DF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沟湾4个季节DFe的平均值分别为3.8 ±0.7 nmol/L、3.3 ±1.8 nmol/L、2.6 ±1.0 nmol/L、1.8 ±0.6 nmol/L,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t-test,p < 0.05,n=19)。桑沟湾DFe的平面分布主要呈现出河口和近岸浓度较高,随离岸距离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桑沟湾周边河流、地下水DFe含量的分析及箱式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桑沟湾海域DFe的主要来源包括河流、地下水的输入和大气沉降等;而其主要的汇为向黄海的输出以及养殖生物的吸收利用。DFe在桑沟湾的存留时间与大洋相比明显降低,可能与特殊的水文环境与养殖生物的吸收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6.
人类致病菌(HPB)在市政污水中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以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采集1年内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泥和生化处理出水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 HPB群落组成特征,研究了生化处理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与HPB群落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水和生化处理出水中HPB的检出...  相似文献   
137.
向梦宇  王深  吕连宏  张楠  白梓函 《环境科学》2023,44(7):3637-3648
当前我国同时面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电力部门在转型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面向不同的电力需求情景,构建低成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多目标模型,求解得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最优路径方案.结果表明,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下,减污和降碳协同性较好,两者协同控制可高效助力低碳转型的实现;优化电力部门发电结构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措施,研究期火电占比不断下降,清洁电力占比超过92.5%;不同电力需求下二氧化碳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受电力需求影响最大,低电力需求、中等电力需求和高电力需求情景下峰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94.16亿、 104.09亿和107.46亿t,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同样表现出在低电力需求、中等电力需求和高电力需求情景下依次递增的趋势.电力需求的提高仅增加了电力部门内部发电结构调整的压力,未影响到其他部门的产量和活动水平,即电力需求导致的电力部门减排压力未表现出部门间传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8.
用吸光光度法研究了镍-丁二酮肟-过硫酸铵体系的显色条件和性质,在pH~12时,形成一种稳定的酒红色络合物,镍与丁二酮肟的组成比为1:3。ε_(470)=1.24×10~4。方法具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等特点.精密度试验C.V.在2.1~1.7%,准确度试验百分回收率为86.4~99.5%。已应用于电镀废水等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9.
针对电动堰门在安装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一种新型整体式液压驱动堰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0.
随着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位于哈尔滨西部的何家沟污水对松花江的污染越来越重,本文通过对何家沟污水水量及水质的分析,及处理后出水标准的确定论述了适宜于何家沟污水的处理方法,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