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7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公众对手机基站电磁辐射投诉典型问题及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尔康 《四川环境》2011,30(3):67-70
随着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进入3G时代,手机基站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手机基站是手机用户之间信息传递的枢纽,而信息传输的承载方式就是电磁波,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磁辐射".由于绝大多数公众对电磁辐射并不了解,因此"谈辐色变",对手机基站的电磁辐射投诉量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和谐与移动通信业的顺利推进.本文将比较有代表...  相似文献   
82.
《防灾博览》2011,(5):86-86
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和芬兰辐射与核安全中心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手机辐射会减弱靠近手机天线的大脑区域的葡萄糖新陈代谢。大脑葡萄糖代谢下降表明大脑局部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是脑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83.
手机之殇     
无论是《手机》,还是《窃听风云》,这些风靡一时的电影毫无疑问将手机夸张为"手雷",以隐喻手机成为个人情报的"泄密者",稍不留意便将自己的隐情"爆破",伤人伤己。电影归电影,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隐喻也不无道理,每天都带在身上的手机,也可能成为一颗"手雷"。如今,手机作为最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空间越来越大,软件和应用越来越丰富,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时尚社交和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84.
废旧手机中有价金属的回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每年产生的废旧手机会达到几千万只,其中含有较多金、银、Si、铜等有价金属,值得加以回收。回收这些金属的工艺也是比较成熟的。  相似文献   
85.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手机风格变化日新月异,大量手机由于报废或过时被淘汰下来,废旧手机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状况、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贵金属和废塑料的回收与利用,并针对我国手机回收和资源化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据空中网财报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空中网实现净利润317万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无线游戏服务收入为948万美元,同比增长92%,来自可下载线下游戏和WAP游戏的服务营收为895万美元,同比  相似文献   
87.
在回家的路上,甘剑平觉得自己实在太累了。"去希腊旅游应该不错,欧元正在大幅度贬值,那里的动乱也已经平息",他拿起手机,通过"云网"搜索到了东方卫视的一部希腊旅游纪录片,然后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把纪录片下载到家里的电脑上。  相似文献   
88.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奔新 《安全》2007,28(8):60-63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彩电、VCD机、游戏机、音响、微波炉等相继进入千家万户,通讯事业的崛起又使手机、MP3、MP4等现代通讯工具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宠物.但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些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辐射.假如使用家用电器的方式不恰当,或许就会将自己暴露于电磁辐射里,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89.
"老婆,今天我倒车只撞倒了三根杆……已经进步很大啦!前两天,我是一溜儿杆撞过去,一根也不剩!""老婆,你是真的没看到,今天我在路上看到前面一辆红色跑车,车型太棒了!那设计,那线条……喷喷!我只想凑近点看清楚,差点没和车里的MM亲密  相似文献   
90.
最近,一则"iPhone手机不要被忽悠贴膜"的微博广为流传,颠覆了"果粉"的想法。这则微博写道:"许多iPhone用户被商家忽悠贴膜,有的所谓进口膜要好几百元。事实上,iPhone及iPad用的是硬屏,不会被划伤,该屏幕用尖锐金属划也没半点痕迹。手机贴了膜,触屏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