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绿色壁垒”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色壁垒”以在贸易中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其基本特征, 必须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理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而有些发达国家确实谋求以此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绿色壁垒”还具有隐蔽性、相对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3.
中国输美商品木质包装案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昌举  黄灿 《环境保护》2000,(11):39-42
本文深入分析中国输美商品木质包装中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管理体制,出境检疫制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中美经贸关系等。指出环境对贸易有重大影响,只有增强国民的环境意识,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严格检验检疫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4.
环境标志认证可以加SA8000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青 《环境导报》2003,(19):15-15
入世以后,中国出口厂商逐渐了解了又一个新的国际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这是采购商对供应商的要求,要求供应商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CI: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一样,它也是一个通过认证来实施的自愿性国际标准。SA8000标准涉及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是要求供应商不仅对产品质量、数量…  相似文献   
85.
《环境导报》2002,(5):44-44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86.
直面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情 《环境》2001,(11):6-7
国际贸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对本国的幼稚产业造成冲击。因此,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贸易政策多数是有限的贸易自由政策,即贸易保护政策。传统上,关税是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但是,从1947年以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经济多次多边贸易谈判,各缔约国的平均进口最惠国待遇税率已从50%左右下降到5%左右,  相似文献   
87.
李彬 《福建环境》2003,20(1):42-44
介绍了绿色技术壁垒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其对我省外贸出口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88.
89.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企业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走出去”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将直接面对各种贸易壁垒。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壁垒。本文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渊源,并以绿色贸易壁垒在消耗氧层物质(ODS)进出口上的表现,以及刚刚实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为例,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指出推行环境标志制度是化绿色贸易壁垒为通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0.
刘加奇 《安防科技》2004,(11):50-51
化学救援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危险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运作的过程中,防护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救援过程中实施的侦检、堵漏,还是灭火、洗消,每一环节都必须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化学救援活动中,必须科学分析,不断总结,进而构筑起完善的化学救援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