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695篇
基础理论   176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41.
区域及全球尺度的NPP过程模型和NPP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不仅是表征植被活动和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而且是判定生态系统碳汇和反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主要因子。当前,模型模拟成为大尺度NPP研究的主要手段,而在众多NPP估算模型中,过程模型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虽然目前有关NPP的研究有很多,但还没有关注于大尺度上应用的过程模型及其模拟的NPP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因此本文主要侧重于 NPP 过程模型在区域及全球尺度上的应用,具体包含以下内容,①进一步将区域及全球尺度的NPP过程模型分为静态植被模型和动态植被模型。②阐明这些模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③归纳出NPP过程模型在区域及全球尺度上应用的3大挑战:时空尺度转换、多源数据的获取与融合以及模型模拟结果的验证与评价,并根据其解决方案总结出通用的模型应用框架。④从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变化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3个方面探讨NPP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期找到NPP变化的规律与模式。最后根据NPP模型的发展对未来区域及全球尺度的NPP过程模型进行展望,认为未来模型的综合性将更高,机理性也将更强,同时与全球变化研究结合得更加紧密,且基于多个已有模型的混合模型也是未来NPP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本文认为对NPP模拟结果的尺度效应研究也是未来NPP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42.
Combined e ects of ozone (O3) and cadmium (Cd) on growth and physiology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JM22) were determined. Wheat plants were grown without or with Cd and exposed to charcoal-filtered air (< 10 ppb O3) or elevated O3 (80 5 ppb, 7 hr/day) for 20 days. Results showed that O3 considerably depressed light saturat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20%), stomatal conductance (–33%), chlorophyll content (–33%), and total biomass (–29%) without Cd. The corresponding decreases were further enhanced by 45%, 56%, 60% and 59%, respectively with Cd, indicating a synergistic e ect of O3 and Cd on wheat. Ozon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46%), catalase (48%) and peroxidase (56%). However, great increases in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2.55 folds) an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1.13 folds) were noted in O3+Cd treatment compared to control.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ed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in wheat plants exposed to O3+Cd might not be enough to overcome the adverse e 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pollutants as evidenced by further increase in MDA conte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lipid peroxidation. Precise prediction model on O3 damages to crop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nsu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curity b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 an agricultural system in peri-urban regions.  相似文献   
443.
PBS共聚物对蚯蚓的蛋白质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子爱胜蚓Eisennia foetida为研究对象,在滤纸接触法的基础上,采用自然土壤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BS-co-PCL共聚物对蚯蚓蛋白质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蚯蚓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第7天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8.0×103的聚合物对蛋白质的影响较明显;第14天时,相对分子质量(Mn)为1.6×104和2.8×104的聚合物对蛋白质的影响较明显。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n)为8.0×103处理组中,纤维素酶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聚合物含量为2.5%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但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即影响是暂时性的,纤维素酶活性变化比蛋白质含量变化更敏感。以上结果表明蚯蚓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致病或致死现象,即聚合物对蚯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4.
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纵向过程观”角度,引入矿工安全注意力控制空间、安全信息分配空间和安全行为结果空间,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模型。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体系,一共包含12个指标;其次,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的3级递阶有向图;最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的权重模型,并借助Super Decision(SD)软件求解。结果表明: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工作负荷、风险应对力以及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安全认知、工作要求、作业环境特征、安全信息变化多样性和风险感知力为中层间接影响因素;管理方式和安全信息刺激强度为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认知、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管理方式、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以及风险感知力。  相似文献   
445.
为深入研究人因脆弱性影响因素对安全注意力衰减的深层次作用关系,基于复杂系统脆弱性(CSV)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人因脆弱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8个人因脆弱性因子;然后,引入安全注意力配置作为中介变量,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建立人因脆弱性对安全注意力衰减的SEM。结果表明:安全注意力配置与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安全知识、工作倦怠、安全心理等因子显著相关;安全注意力衰减与安全意识、安全自制力、工作倦怠、安全心理等因子显著相关;安全注意力配置与安全自制力的关系不显著;安全注意力衰减与安全素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安全知识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46.
解决营运驾驶员驾驶事故频发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营运驾驶员驾驶事故模型。通过调节车辆状况、管理者管理监督水平、营运驾驶员情绪状态、安全教育水平、驾驶经验和环境综合条件等因素,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安全管理水平、营运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心理负荷水平对驾驶事故的影响。研究表明:营运驾驶员驾驶事故的发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CAS,营运驾驶员驾驶事故是三大主体属性和行为环境交互的结果,且交互作用程度不同。因此,运输企业要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营运驾驶员驾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7.
采用聚丙烯平板膜组件,利用真空膜蒸馏处理发制品废水。考察了进料温度(45.0~70.0 ℃)、进料流量(60~150 L/h)、透过侧真空度(10.0~85.0 kPa)、废水pH、表面活性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在冷却水流量60 L/h、进料流量120 L/h、进料温度60.0 ℃、透过侧真空度75.0 kPa、废水pH约1.5的条件下,分别对实际发制品废水和模拟发制品废水进行了36 h的运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废水的平均膜渗透通量分别为32.09 kg/(m2·h)和32.66 kg/(m2·h),截留率分别保持在99.54%和99.83%以上;产水的pH约为6.8,COD和TDS几乎为0,完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48.
何北奇 《化工环保》2012,40(5):555-559
针对IGCC电站烟气排放ρ(NOx)不达标的问题,分别采用燃气轮机注氮脱硝和余热锅炉(余热蒸汽发生器,HRSG )SCR脱硝技术降低烟气的NOx排放量。介绍了两种技术的原理,比较了两种技术的脱硝效果、运行成本及技术特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安装了注氮设备的燃气轮机可以控制排气的ρ(NOx)小于90 mg/m3,但每年的运行成本较高(达2 250万元);在余热锅炉中安装SCR脱硝设备,性能测试数据符合设计要求,SCR出口ρ(NOx)小于50 mg/m3,且每年的运行成本较低,仅为422万元。  相似文献   
449.
王婷  郭红岩  季荣 《生态环境》2010,19(5):1226-1231
近地面大气臭氧(O3)含量不断升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O3含量升高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及转化影响却少有研究。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显著改变。文章以典型土壤腐殖质单体化合物儿茶酚为代表,利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O3含量比当前背景升高约0.15μmol·mol-1时对土壤中腐殖质苯酚类前体化合物的矿化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O3含量升高会对土壤中培育12d后儿茶酚的矿化及残留物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程度和规律同土壤有关。O3含量升高促进了黄棕壤中儿茶酚的矿化,增加了儿茶酚残留物在黄棕壤腐殖酸(HA)中的总量,并使残留物在HA中偏向于同大分子结合。O3含量升高对灰潮土中儿茶酚的矿化有抑制作用,但对儿茶酚残留在HA内总量及分布没有显著影响。O3含量升高对儿茶酚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归趋的影响可能是O3对于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和O3的直接氧化作用的共同结果。后续工作中应研究土壤腐殖质中其它组份的稳定性及转化对近地面大气O3含量升高的响应,以全面考察O3含量升高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0.
耐低温混菌降解苯系物的特性及菌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月明  刘娜  张兰英  刘鹏  高松 《生态环境》2010,19(8):1893-1900
以吉化双苯厂被硝基苯、苯系物(BTEX)污染的土壤为菌源,经过筛选驯化得到一组在低温条件(10℃)下可降解苯系物(BTEX)的混菌。室内研究表明,在10℃,pH=6.8,苯系物(BTEX)总质量浓度200mg·L^-1的条件下,84h后该菌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降解率依次为93.2%、95.6%、91%、88.4%、对6种质量浓度的苯系物(BTEX)污染物中最难降解的苯进行降解动力学曲线模拟,当苯质量浓度小于17.48mg·L-1时,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当苯的质量浓度为17.48~195.30mg·L^-1时,降解符合零级降解动力学、该混菌降解效果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强,经80次传代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降解效果,且在6个不同地区含有不同背景组成的地下水中降解效果稳定、应用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降解率较高的3株菌B2、B4、B6作菌种鉴定,B2为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B4为斑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culicola),B6为多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ino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