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1.
92.
在企业环境责任履行中,“漂绿”是与“真绿”相对立的一类伪社会责任行为。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环境监管的加强,漂绿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适应性学习,漂绿现象频发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道“不和谐”音符。制度理论认为,制度因素让组织为服从体制力量而在结构和表现上更相似。本文对企业漂绿中的群体行为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于制度理论分析了企业漂绿的同构机制,并利用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漂绿行为明显受到地区内近邻企业做法的影响,证实了“乐队花车”效应的存在。基于产权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地区同构行为更加显著,表明国有企业更倾向通过漂绿的制度同形而获得正当性。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漂绿同构并未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但相似性增强了企业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为制度理论中关于“组织同构通常是为了获得正当性而不是高效率”的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漂绿行为的地源性特征,其政策启示在于:漂绿问题的治理需要中央政府在制度安排上以法律形式对企业环境报告予以强制规范、统一披露形式与内容,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可信性与可比性。需要强化地方政府对辖区内企业的监督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增大环境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打破企业利用漂绿同构获得社会认可的合法性基础;同时也要发挥大型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真绿”的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93.
企业经济活动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对浙江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浙江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技术保障、完善监管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宣传培训等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选取264家母公司属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样本企业在2016年年报、2017年半年报及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对照上市公司年报与半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与规范,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合规性进行评估。评估认为:上市公司通过定期报告披露环境信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有所进步,但距离基本的形式上合规披露仍有显著差距,信息披露的全面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更远远不能满足强化环保监管与优化资本市场的目标本意与政策需求。基于上述评估结果与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制定管理办法与技术导则、提升政策层级与规范披露标准,强化部门协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对每个企业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及考核,增加信息可比性,为相关碳信息需求方提供有效的低碳经济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对碳会计的理论基础、质量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碳资产、碳负债、碳成本、碳权益、碳损益的定义、确认、计量及报告作出了系统性研究,指出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具体的碳会计核算体系,同时需要逐渐完善碳会计监督体系及相关的法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6.
霍敬裕  雅丽娜 《环境保护》2021,49(21):59-63
作为社会信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用监管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质效。囿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信用基础信息质量存在不足,并影响了多行业跨区域有效实施信息共享与执法联动,制约了环境协同监管效果。本文选取长三角上市公司中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内的166家样本公司,分析其2017—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的表现,发现企业在自愿披露环境信息时存在重披露结果轻披露形式、重定性分析轻定量研究、重披露正面信息轻披露负面信息以及重披露政府奖励轻披露行政处罚等问题。并分析跨区域环境信用协同监管的困境所在,提出建立以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为主导,部门与行业间环境信息共享为基础的跨区域环境信用协同监管路径。  相似文献   
97.
选取环境审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日本作为比较对象,对中日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重点比较中日环境审计主体和环境信息披露两方面,找出两国环境审计发展差异;结合我国环境审计实际状况,提出加强我国环境审计的可行性措施,推动我国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
李少林  杨文彤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0):2413-2424
为评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TFP)增长效应,将夜间灯光数据与省级能源消费量匹配获得地级及以上城市能源投入指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1998—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渐进DID模型)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 结果表明:①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全样本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0.347 1,且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样本显著提升0.460 3. ②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下,地方政府通过压减“双高”企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提升了城市综合创新强度,但对绿色创新强度影响较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强度提高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占综合创新强度的85.2%. ③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升0.879 9、1.015 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能够倒逼财政压力较大城市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④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推动非沿海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901 0,而造成沿海城市降低0.351 1和其他沿海地区降低0.401 0,考虑对外开放水平情形下,试验组中其他沿海地区相对于沿海城市而言,比对照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要低0.123 5. 研究显示,需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与监管效能,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和激励绿色创新,强化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财政压力较小城市的制度改革力度,提高沿海城市外资准入环境门槛,以全面形成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颁布实施了《环境信息公开条例(试行)》,针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布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系列法律法规。2008年先后发布了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  相似文献   
100.
抗击非典斗争胜利之后,每个中国人都有很深的感触。非典疫情带给我们的警示和反思是多方面的,建立应急机制更是迫在眉睫。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正处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快速转型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系统开放化的时代,今后可能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和危机。当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