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35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396篇
综合类   130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23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但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恶化.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以及地区的共识.本文根据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近十几年的状况,分析了上海地区环境改善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协调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加大推行清洁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对清洁生产做出介绍的基础上,指出清洁生产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对我国如何加大推行清洁生产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鲍巍  姜杉  李斌 《环境保护》2007,(4A):33-37
在社会进步、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满足这一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资源的稀缺性使资源的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估计和评价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防止资源遭受破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农村遭遇面源污染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利 《环境》2007,(8):43-45
臭气肆虐,垃圾乱飞,已经成为部分农村的常见现象."城里人富了,产生的垃圾都运到了村子里,农村变得越来越脏".其实,这种观点只关注了一种污染现象.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更为严重的面源污染也在威胁农村,后者的破坏面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6.
野生灵长类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安徽黄山旅游开发利用野生短尾猴资源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灵长类动物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钟武 《环境保护》2007,(4A):13-18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中共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重要的正是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反思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后,逐渐认识到,环境的改善仅仅依靠污染控制技术是十分有限的,必须从产品和生产进程关系,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实施全过程控制,才能有效地消除污染,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卫华 《山东环境》2000,(7):139-139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乡镇企业还未彻底摆脱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对农村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污染物蔓延到农田和农村居民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变坏,有毒物质还富集在农产品内,人和牲畜的健康受到威胁。农业是郓城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只有重视环保,才能推动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围绕“环境保护如何增强经济发”这一主题,提出了六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