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桩体材料弹性模量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桩体材料弹性模量对于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指出不同的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会使得桩身压缩值不同,对于复合地基中常用的低弹性模量桩应当考虑桩身压缩对于桩基性状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桩体材料弹性模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桩体材料模量大于此值时,可以忽略桩身材料模量的影响;桩体材料模量小于此值时,桩身压缩变形增大,桩顶位移和桩端位移会有很明显的差异,会造成中性点位置上移,桩身中最大附加应力降低。这对复合地基中桩体负摩阻力特性的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2.
传统矿业城市生境碎片化严重,重构生态网络对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中心城区为对象,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指数方法,提取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价值的生境作为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阻力面并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并结合电路理论、图论和网络结构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和优化生态网络,重构徐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网络。结果表明,徐州市中心城区生态源地共237个,面积为6 421.49 hm~2,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尚需添加70块小生境和192条新的生态廊道,才能弥补现有生态网络的不足;重构后的生态网络使徐州市中心城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分离度大幅度降低,斑块连通性和斑块结合度提高,区域景观格局和生态安全显著改善。该研究可为传统矿业城市转型、低效用地再开发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识别与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胶东半岛为研究区,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价确定初步生态源地区域,与自然保护区数据进行匹配度验证后进一步整合至生态源地,利用夜光数据模拟人类活动强度,校正基于不同地类赋值得到的生态阻力面,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区。研究结果表明,胶东半岛陆域生态源地面积为3 296.8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78%;除生态源地外,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和开发建设区占比分别为32.21%、30.22%和26.86%;识别生态廊道13条,总长度为624.5 km;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土地利用现状,对区域内生态安全格局各组分要素进行优化重组,依托自然水系、丘陵、山地,提出构建以"一廊、一带、四区、四组团"为核心的生态廊道组团网络化的布局体系,实现胶东半岛区域全方位、复合型、网络化的生态空间结构。研究可为推进胶东半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生态空间保护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4.
基于源地-廊道模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水平意义重大。从生态本底与人类需求的视角出发,以典型山地石漠化地区重庆市南川区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以及居民生态需求程度进行核心型生态源地识别;采用多因素综合决策法,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干扰因素以及生物因素方面构建生态源地扩张综合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水文分析相结合识别生态廊道,进而构建全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核心型生态源地以林地景观为主,面积达389.25 km~2,总体呈现出由中部向南北方向递减的趋势;(2)生态廊道表现为以关键生态廊道为主,潜在生态廊道为辅的特征,并呈"渔网状"分布,中部密集,两极稀疏,关键生态廊道呈"三横三纵"格局,"三横"贯穿东西,"三纵"连接南北,潜在生态廊道沿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分布,与关键生态廊道共同构成了区域物种迁移和能量流通的网络;(3)建议搭建"一轴连两翼"的生态网络框架,加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95.
寿王坟铜矿通风阻力测定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的分布情况对矿井通风日常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几种通风阻力的测定方法,根据寿王坟铜矿的实际情况选用基点法对其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计算通风阻力测定数据并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处理,使校正后的结果满足克希荷夫第一、第二平衡定律,为今后进行通风系统改造,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数据资料。最后依据测定结果对寿王坟铜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7200m隧道掘进过程中通风系统及其通风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现使用的7200m隧道掘进通风系统的通风阻力过高以及漏风量过大,不能满足7200m掘进所需风量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分析了通风阻力过高以及通风系统漏风量过大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实施效果良好,有效的降低了漏风,保证工作面所需风量,对类似长距离通风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的窑头电除尘改造为袋式除尘的成功案例。指出在设计和使用上,要控制好过滤风速、气流上升速度、净气室的风速、喷吹压力、脉冲时间和周期,以及气流分布等主要技术指标,袋式除尘器阻力可大幅度下降,除尘效率可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8.
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的袋式除尘器在运行中存在如滤袋损坏、结露、箱体破损、运行阻力高、清灰装置失灵等诸多问题,本文就袋式除尘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9.
郑言 《劳动保护》2008,(8):92-93
2004年以来,某大型石油企业有多名一线职工因健康问题离开了工作岗位。2004年上半年,28岁的女工陈晓红因时常感觉头晕目眩,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白血病。同事探望她时,陈晓红说:“我每天上班一闻到甲醛味,就恶心想吐、头晕,你们可要注意点儿啊。”1年后,她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陈晓红生前,已经在泵站工作了6年,每天都要与甲醛、聚合物干粉等化学药剂接触。她所在的生产现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生产过程中泵房噪声较大,聚合物配制站每天需要投加聚合物干粉和定期添加甲醛杀菌剂,聚合物干粉易挥发出氨味并扬起粉尘,而甲醛属于有毒有害气体,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  相似文献   
100.
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长期运行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从有机物去除效果、透膜压差、污泥颗粒粒径和污泥混合液过滤阻力等方面对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的长期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MBR相比,HMBR可以显著减缓膜污染,延长稳定运行时间,减少膜组件的清洗频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膜通量分别为3.0、4.5和6.0 L/(m2·h)时,MBR的透膜压差增长率分别是HMBR的5.5、3.3和2.2倍;HMBR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2.3%,但是由于颗粒填料对HMBR膜表面污泥沉积层的去除,HMBR对有机物的筛滤/吸附作用减弱,造成HMBR出水的COD浓度比MBR略高;随运行时间的增长,HMBR污泥颗粒粒径呈下降趋势,而污泥混合液的过滤阻力逐渐增大,由于颗粒填料对污泥絮体的剪切作用,以及污泥生物相的变化导致HMBR的污泥粒径下降趋势比MBR更为明显,粒径分布范围更窄,而且HMBR的污泥混合液过滤阻力增长速率略大于MB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