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96篇
安全科学   25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1212篇
基础理论   191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161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在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赋存规律,利用C3植物与C4植物明显的δ13C值差异,选取贵州茂兰保护区内农林生态系统发生转换生长的地域,分析土壤的不同粒径组分和比重组分中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结果表明,粗砂中的土壤有机质年代最新,细粉中的土壤有机质年代最老,有机质在降解过程中,在土壤各粒径组分中的迁移次序是:粗砂<细砂<粗粉<粘土<细粉;土壤重组分中的有机质年代较老,以降解充分、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为主,相对  相似文献   
902.
不同金属离子对Vc引发的小鼠肝匀浆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OD532nm值(MDA-OD532nm)作为测定自由基反应的间接指标,研究了Hg2+、Mn2+、Ni2+、Cd2+、Cr3+、SeO2-3等离子和As2O3水溶液在Vc引发自由基反应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r3+与Mn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g2+、Cd2+与As2O3对自由基反应有促进作用;Ni2+、SeO2-3对Vc引发小鼠肝匀浆的自由基反应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3.
超市食品容易产生异味,导致顾客产生不愉悦的嗅觉感受,这些异味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为确定超市异味VOCs化学成分及其来源,对超市开展现场采样检测.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VOCs采样检测方法: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气袋采样-TD-GC/MS和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质谱法(GC-FID/MS),对超市室内空气中的VOCs进行采样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苏玛罐采样法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体积分数为63.3×10-9~86.8×10-9,共检测出26种VOCs,主要包括卤代烃、烷烃和苯系物,但异味贡献较小,未检测出异味较大的VOCs;气袋采样法仅检测出9种VOCs,且φ(TVOC)均小于10.0×10-9,说明气袋存在显著壁吸附效应,不适用于本次实验;吸附管采样法的检测结果显示,φ(TVOC)为79.5×10-9~86.1...  相似文献   
904.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与生态平衡密切相关,然而药用植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在人工林恢复中随林龄的变化知之甚少.以广东省乐昌林场选取近自然经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5、10、15、20、30和60年林龄)为研究对象,分析药用植物多样性及组成结构随林龄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1)6个林龄下共有林下植被74科131属和178种,其中药用植物有58科86属105种.(2)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药用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林龄无显著的线性关系,林下植被灌木层物种多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林龄10年(22.33),草本层出现在林龄20年(14.33).灌木层药用植物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10年和20年的林龄(16.00),草本层为20年林龄(8.67).(3)杉木林草本层和灌木层的药用植物Jaccard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比林下植被的草本层和灌木层更高;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灌木层、草本层和灌木层药用植物随林龄间隔Jaccard相似性指数降低,而草本层药用植物增加.综上,近自然经营的杉木人工林可以培育较多药用植物,停止人为扰动后药...  相似文献   
905.
本文就执行《劳动卫生尘毒检测质量保证规范》中有关空白问题的条款时,对有些未做出明确规定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探讨。提出分“测定空白”和“样品空白”两部分评价、扣除空白值的具体方法。意在更好地贯彻规范,提高监测检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06.
pH6.0酸性条件下产甲烷EGSB反应器的运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中性颗粒污泥接种,运行一个3.1L的EGSB反应器共345d,通过逐步降低pH值,获得了耐酸的产甲烷颗粒污泥并实现厌氧反应器在低pH、低碱度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在pH 6.0,进水COD 3000mg/L,COD容积负荷5kg/(m3·d)时,反应器的COD平均去除率为95.0%,出水总碱度(以CaCO3计)仅为328.5mg/L,每g去除COD的沼气产量为372.2mL,沼气中甲烷含量约为57.6%;在进水COD 4 000mg/L,COD容积负荷7.5kg/(m3·d)时,COD平均去除率为90.9%,出水总碱度仅为404.8mg/L,每g去除COD的沼气产量为446.3mL,甲烷含量约为55.9%.EGSB反应器在pH6.0~6.1的范围内共运行112d,表明在低pH、低碱度下实现稳定的产甲烷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7.
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52,自引:25,他引:127  
在大规模、系统取样布点的基础上,从803个土壤样品中选出其中120个的"清洁"土壤样品,分析统计后提出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土壤As含量的背景值为7.09 mg/kg、Cd为0.119 mg/kg、Cr为29.8 mg/kg、Cu为18.7 mg/kg、Ni为26.8 mg/kg、Pb为24.6 mg/kg、Zn为57.5 mg/kg.与以前研究中所提出的背景值相比,本研究新提出的土壤Cd背景值提高125%,Pb和Ni的背景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As、Cr、Cu、Zn的土壤背景值则降低19%~55%.  相似文献   
908.
针对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存在的采样缺失、成本高及周期长等问题,选择华北地区某挥发性氯代烃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调查方法与基于膜界面探针(MIP)系统快速调查技术联合使用的方式,现场完成场地钻探调查点位4个(土壤样品36个),MIP系统调查点位11个(验证点位4个),以研究MIP验证点位检测电信号值与其...  相似文献   
909.
构造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现状及其演变进行客观评估与分析,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能值理论,对2003—2014年中国及各省域单元农业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传统农业GDP,中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增长相对缓慢,农业绿色GDP占农业传统GDP的比重在80%—85%之间,并呈下降趋势。2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且集聚效应逐渐增强。3人均农业绿色GDP并未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整体格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西部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是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4农业人均绿色GDP的收敛分析适用于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考虑了空间自相关因素后得出的收敛速度快于普通收敛分析的收敛速度。因此,准确评价农业经济增长水平需要充分考虑农业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实施差别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减少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在继续扩大高增长优势下,促进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而欠发达地区则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各地区还应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通过增强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高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应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农业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10.
金属离子螯合剂氨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可提高微量金属离子的生物可用性,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借助气相色谱分析,在探讨系统酸性pH值对厌氧消化甲烷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初始pH值对NTA促进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初始pH值对厌氧消化产甲烷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溶液中游离乙酸的浓度密切相关.NTA对产甲烷的促进作用在pH值为6.5和7.0时较为明显,而在更低pH条件下,几乎没有促进作用.当pH为7.0、添加10 μmol/L NTA时,与对照样相比,累积甲烷产量增加了38.5%,而pH 6.0时,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