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提高矿井水害防治效果,降低矿山安全隐患,首先,以乌兰木伦2-2煤二盘区首采面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水文地质状况,探究导水裂隙带贯通情况对水害的影响;然后,采取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探放水现场试验,预测评估工作面突水量,并通过工作面水量计算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最后,提出回采工作面预留保护煤柱和局部区域顶板强排疏放等消除工作面水害隐患的措施。结果表明:2-2煤回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贯通上覆采空区,具有较大的突水危险;经物探和钻探法相结合的探放水方式后,底板突水系数最大值为0.001 MPa/m,突水可能性较小;采取局部区域顶板强排疏放可有效降低突水危险。  相似文献   
92.
用于灾害救助的声光一体探生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用于灾害救助的声光一体探生仪,包括纵、横探测头及音频信号采集电路,系统将探测头采集到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通过杆体传送到终端监视器,以便营救人员采取营救措施。对杆体、小型监视器、照明光源等模块的主要性能进行了剖析,确立了符合系统整体工作的一系列参数。分析了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范围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ERT)和探地雷达(GPR)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膜界面探测(MIP)和钻孔采样分析手段,综合研究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NAPLs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RT法和GPR法圈定的场地污染范围基本吻合,DNAPLs污染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和西南区域,污染深度分别达到4m和9m,视电阻率为0.3Ω·m~5Ω·m,呈带状低阻分布,MIP和钻孔采样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95.
抗生素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运移速度快,是严重威胁喀斯特岩溶地区水生态的新污染物.研究选取贵州省双河洞,利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分析溶洞地下水中的21种抗生素,初步探究该溶洞地下水中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9个采样点共检出10种抗生素,总浓度为55.81~118.7 ng·L-1.其中,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在所有样品均有检出,其最高检出浓度分别为5.25、5.30、34.33和34.68 ng·L-1.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和甲氧苄啶与pH呈显著相关性,金霉素与部分阴离子和阳离子具有显著相关性.选择7种检出率大于40%的抗生素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发现氧氟沙星处于高风险水平,金霉素与恩诺沙星处于中风险水平,其余3种处于低风险水平,说明双河洞地下水体中抗生素会造成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6.
随着基层纪检工作职能的调整和转变,驻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安监局纪检组顺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的职能和作用,从抓作风和队伍建设入手,促进廉政建设,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随着纪检工作职能的调整,驻该局纪检组把树正气作树正气——弘扬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97.
作为岩溶地下空间特有的窗口,洞穴CO2通常较高且补给过程复杂,研究洞穴CO2不仅有利于探明岩溶系统CO2三相运移过程,对寻找遗漏碳汇也具有积极意义。为了研究不同季节下岩溶洞穴系统各层CO2变化特征,揭示其迁移路径,进一步探究洞穴系统CO2来源,对不同季节麻黄洞上覆土壤、洞穴滴水及洞穴空气CO2进行密集监测,结合数理统计及相关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麻黄洞洞穴系统各层CO2存在雨季高旱季低的季节特征,作为主要补给源,土壤CO2在各层CO2变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风效应影响洞穴CO2浓度的变化。(2)pCO2(H)计算结果表明,麻黄洞内滴水点存在不同的补给过程,除上覆土壤CO2补给外,还存在表层岩溶带的补给。(3)模型分析表明,麻黄洞洞穴滴水全年均处于脱气状态,使洞内发生沉积,形成洞穴沉积物。分析洞穴系统上各层CO2运移特征,为寻找遗失碳汇以及岩溶地区碳循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8.
母性太姥山     
正这是一座很容易让人记住名字的大山:太姥山。太姥,原作太母,是伟大母亲、伟大女性的意思。因此,从山的名字上来看,这显然是一座很女性、很母性的大山。唐朝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太姥山不高,最高峰海拔也只有917米,她的声名来自古老的传说:这座山本名才山。古越人之始祖母,居住在才山鸿雪洞,以种蓝为生,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人称其"蓝姑"。那些年,山里暴  相似文献   
99.
利用九江台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形变各测项受温度、降雨、气压和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年变动态较好的测项往往固体潮质量稍差、受降雨影响较小,且主要受控于洞温,而年变形态较差的测项往往受降雨影响明显;气压短期大幅波动对各测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位变幅较大时对大多数形变测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洞口带和内部带分别代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波动,内部带以#21为分界,通过水平对流扩散或累积,使CO_2浓度最大值往前半段平移;(2)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同时受洞腔结构等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和游客活动的影响,以"五一""十一"两个时间段为分界的累积效应表明,游客活动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