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探讨了三元共聚物阻垢剂(PMAM)对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效果以及分散氧化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MAM对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效果显著,尤其是对碳酸钙的阻垢率明显优于其他产品,且具有一定的分散氧化铁的能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阻垢剂。  相似文献   
42.
论述了基于乳酸为基础原料的环境友好材料在环境保护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详细介绍了乳酸、聚乳酸、乳酸共聚物、乳酸扩链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提出了过去基于乳酸的聚合法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用乳酸扩链聚合生产乳酸共聚物的方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与环糊精的接枝化合物,研究了该接枝化合物对模拟水样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和聚丙烯酰胺的接枝化合物与聚丙烯酰胺相比,对重金属离子Cu^2 、Zn^2 、Cd^2 、Pb^2 ,苯酚和苯胺的去除能力皆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以水作溶剂、过氧化物作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与丙烯酸共聚物,详细探讨了共聚物组成、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稳定分散Ca(OH)2碱性悬浮液吸收SO2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生物降解性无磷、无氮型水质稳定剂对碱液吸收SO2的效率可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45.
壳聚糖及其共聚物吸附Cu~(2+)、Zn~(2+)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测定Cu2+和Zn2+溶液中的电导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CTS)、壳聚糖-海藻酸钠共聚物(CTS-AGS)对Cu2+和Zn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要特征的单分子层吸附,通过计算不同情况下吸附速率常数,以及对吸附前后的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探讨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46.
采用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壳聚糖(CTS)、CTS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乙酯季铵盐三元接枝共聚阳离子絮凝剂(CAS)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CAS具有比CTS絮凝效果好、用量少、pH值适用范围广等优点.CAS絮凝效能受胶体颗粒性质的影响小,对自来水和蒸馏水配置的高岭土悬浊液均具有较好的絮凝效能.中性条件下,CAS的最佳投加量仅为CTS的1/10.在pH值2.0-11.0范围内,CAA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5%左右.CAS投加量与原水浊度的关系为:投加量低于0.5nag·L-1时,絮凝效果随原水浊度的升高降低;投加量大于0.5 mg·L-1,浊度去除率随原水浊度的增大而提高;投加量超过1.0 mg·L-1后,对浊度(10~160 NTU)的悬浊;液浊度去除率均在85%以上.悬浮颗粒聚集状态的变化分析、颗粒ξ电位测定、絮体粒径分布测定及其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电性中和、吸附架桥是CAS的主要絮凝作用机理,絮凝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起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找出了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48.
将马尾松KP法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的浓缩液与甲醛羟甲基化反应的产物,用三聚氰胺树脂进行接枝,制备出一种用于纸浆内添加的新型纸张增强剂.研究了羟甲基化和接枝反应的条件对纸张增强剂的性能及其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反应条件.同时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考察了纸张增强剂合成机理,证实了改性制浆废液中已经引入了羟甲基,羟甲基化制浆废液与三聚氰胺树脂之间已发生了缩合反应.结果表明,最佳羟甲基化反应条件为:制浆废液质量分数为50%,制浆废液与甲醛的质量比1∶0.2,温度70℃,时间2.5 h,pH值为11.最佳接枝工艺条件为:改性制浆废液质量分数为40%,三聚氰胺用量为改性制浆废液质量的20%,引发剂用量为三聚氰胺质量的5%,接枝反应温度70℃,接枝聚合的pH值为11.在以上条件下,增强剂用量为绝干纸浆的5%时,可使干纸断裂长提高28%,湿纸断裂长达干纸的24%.同时,制浆废液纸张增强剂颜色较深,更适用于对白度要求不高的本色浆产品.  相似文献   
49.
复合絮凝剂CAM-CPAM的制备及其污泥脱水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氮气保护下,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壳聚糖与有机单体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得到壳聚糖衍生物(CAM),并将其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复配,制备了一种复合絮凝剂CAM-CPAM. 通过红外图谱(IR)和电镜扫描(SEM)分析,对复合絮凝剂CAM-CP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污泥脱水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复合絮凝剂用量对污泥脱水、沉降性能以及对滤液浊度和透光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CAM-CPAM具有良好的污泥脱水性能,当其投加量为30 mg/L时,污泥脱水率可达90%以上,沉降速率可达0.55 cm/s,滤液浊度小于8 NTU,透光率高于85%.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