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911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432篇
综合类   1020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30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管监并举     
安全专家罗云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管理上很科学,但太独立、太封闭,而现在我们实行的综合监管又太综合,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综合监管,体现不出监管的专业性,也很难有实力从专业角度科学合理地对其生产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92.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后,江西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把技防管理的资格证取消了。目前政府改革部门启动了修改法律的程序,把原有资质核准的政府规章修改成了备案制度。备案就是没有门槛,这样一来没有前端的审批,个人、法人都可以从事这个行业,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理论上或要求上,  相似文献   
93.
94.
95.
本文以政府经济作用为基点,从环境保护产业的特征出发,对政府在发展环境保护产业中的责任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节约创造价值,是今年时尚的关健词。有车一族不断的发展,汽车的增多使得城市道路相对萎缩,车难开,路难行等等交通滞后问题突显出来。而堵车是汽车耗油和环境污染的元凶。堵车在我国一年有数以亿计的人民币的损失。所以政府管理到位,保障道路安全,高效,可省钱、环保,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97.
从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立法较为完善但环境执法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环境管理权力与公民环境权利的失衡,提出构建我国环境法治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设想。  相似文献   
98.
6月3日,由自治区安委办组织的中央和自治区媒体“安全生产八桂行”采访团,深入崇左、百色市基层企业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掀开了今年“安全生产八桂行”的序幕。“安全生产八桂行”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开展区域行和专题行活动、开展“网上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活动结合广西实际、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紧盯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对广西2018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反馈意见中指出的政府和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组织记者、专家深入基层企业,进行隐患问题整改“回头看”,宣传整改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效果明显的经验做法,曝光整改不力的地区和企业,同时开通网络举报平台,动员社会力量监督,广泛征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非法违法行为问题线索,组织新闻媒体深入跟踪报道,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相似文献   
99.
深入探究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病频发,而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不足,对人口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发展规模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从探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入手,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属于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城市科层制的层级结构直接决定了城市规模大小,政府财政分权行为更加剧了城市规模两极分化趋势。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方向和效果明显依赖于政府调控水平,且科层制的城市等级结构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影响效果的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效应不同。市场机制在东部城市产生涓流效应,而在中西部则发挥着聚集极化作用。市场机制在特大和大城市已产生涓流效应,加之政府"抑大崇小"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得这种效应愈加明显,中等城市则处于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更替中,小城市则表现为更多的聚集极化效应。为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城市体系,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应指导城市发展方向,为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场则应在微观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议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对现有的行政区划进行适时调整和变动。调整公共资源在特大及大中小城市传统分配政策,实现公共资源由按行政级别配置向按照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同时,建立跨区域的相应的协调机制,以市场力量突破行政界限探索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岛生态环境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海岛居民是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主体之一,研究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引导和鼓励海岛居民主动采取环境友好行为是改善海岛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包含生态管理行为、消费行为、说服行为、公民行为四个环境友好行为变量,环境态度、环境保护知识、环境经历、社会政策、行为约束五个影响因素变量在内的理论模型。结合海岛生态环境和海岛居民的特点,设计海岛居民版环境友好行为测量量表,并在长岛县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①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总体水平差异较大,难度较低的环境友好行为实施较好,而难度较高的实施较差;影响因素变量中,环境态度积极,环境经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掌握较好,相关社会政策较为不利,行为约束偏中性。②环境态度、环境经历、社会政策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环境保护知识对环境态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无显著影响,存在“知易行难”现象。行为约束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无显著影响。④环境经历不仅直接影响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而且通过环境态度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施加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