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702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684篇
综合类   2024篇
基础理论   134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8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2.
13.
14.
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轩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必益领域流动,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五是建构人口流动的有效率社会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15.
奚旺  袁钰 《环境保护》2020,48(5):18-23
近年来,东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增大,为应对气候变化,东盟国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以期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提升本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东盟国家与中国均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为加强双方应对气候变化的交流与合作,本文测算了东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分析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机制,梳理了东盟国家2030年的减排目标及特点,建议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碳排放达峰路径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20—2030年,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实现碳排放峰值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北京市1995—2016年能源燃烧相关的CO2排放,总结了其达峰路径,分析了达峰过程中的各类驱动因素及其政策经验,提出经济转型是碳排放达峰的基本条件,政策执行机制是碳排放达峰的根本保障,消费行为引导对碳排放达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研究京津冀机动车污染控制政策对CO、HC、NOx、PM2.5、PM10等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建立了2014年高精度机动车排放清单,选取过去已经实施,未来规划实施及优化/劣化后的若干政策,设置4类共13种政策情景,与实际清单基准情景进行对比,识别各政策情景的排放变化,并对其中由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进行成本收益核算.结果显示,淘汰低排放标准机动车带来的污染减排效果最好,在天津和河北对CO和HC的排放削减分别为53.19%,49.75%和51.28%,50.87%,达半数及以上;升级机动车发动机和燃油标准也能显著削减排放,在天津和河北对PM2.5、PM10的削减分别为17.01%,17.00%和21.95%,21.93%.政府补贴政策存在明显边际效应特征,排放标准高,重污染车少的北京单位成本的减排收益明显低于天津和河北,.河北和天津在考虑成本因素的基础上,应当逐步采纳北京的高标准减排政策;北京则可在一定条件下,将一部分低效的政府补贴通过合理方式转移支付给天津和河北,以提高政府投入的减排效率.  相似文献   
20.
鲍巍  姜杉  李斌 《环境保护》2007,(4A):33-37
在社会进步、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满足这一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资源的稀缺性使资源的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估计和评价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防止资源遭受破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