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0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1845篇
安全科学   509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328篇
综合类   4273篇
基础理论   818篇
污染及防治   299篇
评价与监测   336篇
社会与环境   302篇
灾害及防治   30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利用2005-2019年OMI-OMAERUV L2气溶胶数据集,研究了近15年华中地区吸收性气溶胶指数(UVAI)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主导气溶胶类型,探究下垫面变化和人为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华中地区UVAI的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5-2008年UVAI波动下降,2009-2013年逐年增加并于2013年达到近15年来的最高值(0.767),2014-2019年逐年下降.2在空间分布上,UVAI整体由华中南部向北部递增,豫东平原、南阳盆地及武汉、长沙附近的城市群为高值区;UVAI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北低-南次之-中部高”的分布格局.3从季节变化来看,冬>春>秋>夏,冬季大部分区域由高值覆盖,夏季全境低值;气温、降水和UVAI均呈显著负相关;结合风场和压场进一步分析发现,加强源、较差的大气扩散条件和弱降水使冬季呈现大范围高值,夏季充沛雨水的冲刷作用叠加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得UVAI在夏季全境低值;气温、降水和大气扩散条件是导致UVAI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4一氧化碳指数(COI)与UVAI的季均和年均空间分布一致且随季节同步变化,冬季UVAI高值区域的COI值>2.8;华中地区的吸收性气溶胶为碳质主导.52005-2018年林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长21.1%、67.9%、2.3%,扩大了环境容量,提高了污染物的代谢速度;城市及建设用地面积增长14.3%,致使该类排放源逐年加强;UVAI与人口增长率和第一、二产业的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大气排放清单分析,工业源、居民源、农业源为人为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2.
根据2003年12月-2005年5月对大亚湾纬度22.563°以北海域进行的7个航次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资料,对大亚湾水螅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分布、区系特征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大亚湾共出现水螅水母类40种,其中大洋性种有6种,其总N/O值为5.67,表明本海区水螅水母类的近岸性较强;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是第一优势种,占水螅水母丰度的27.59%;大亚湾海域水螅水母类,其动物地理区划属印度-西太平洋区印-马亚区。  相似文献   
153.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重要的一项。从10间住宅室内提取实验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室内空气中TVOC的8种组分浓度含量及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甲苯、乙苯和对间二甲苯已成为TVOC中的主要物质,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甲苯浓度占TVOC的5.41%~360%,乙苯浓度占TVOC的4.61%~22.2%,对间二甲苯的浓度占TVOC的408%~29.3%,三者之和约占到TVOC含量的40%~50%。  相似文献   
154.
对影响葫芦岛市城区环境质量可吸入颗粒物的各类污染源颗粒物的粒度成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斯托克直径ds(Stoke's Diameter)表示法,利用巴柯离心机对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各类排放源所排放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重量百分比,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0的聚醚砜超滤膜进行膜过滤试验,研究有机物的特性,如亲疏水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滤亲水性组分时膜通量明显高于过滤疏水性组分.对2种不同水源的试验表明,尽管有机物含量相同,但由于亲疏水性的比例不同,造成的膜通量下降不同.疏水性越大的原水,其膜通量下降也越大.因此,疏水性组分是造成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试验还表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并非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有机物的分散性可能是影响通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6.
2005年7月对福建东部沿岸底栖生物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共发现物种46种,包括软体类、甲壳类、多毛类、棘皮类、腔肠类5种类型,其中软体类的棒锥螺在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上都占优势.结果表明福建东部沿岸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种类较多,分布也较均匀,有利于底栖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157.
应用最大方差旋转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长春南湖2004年监测的10项水化学指标,提取到三个主因子代表原信息的90.23%,利用24个观测量在第一和第二主因子上的得分对其进行聚类,各观测量均聚到相应月份中.结果显示在时间变化上7月富营养化程度最高,8月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分析水质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中得到,外源污染对水体质量影响深刻,不同监测点位的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8.
对广州市某地及清洁对照点的铁海棠中硫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并与当年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和污染系数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污染系数相近,大气污染程度的分级也一样。  相似文献   
159.
南京市城区气溶胶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九段串级式撞击采样器对南京市气溶胶进行采样测定。经统计分析发现,气溶胶呈双峰分布,粒度分布规律明显,峰值粒径在0.37μm-0.65μm和4.3μm-5.6μm之间,气溶胶浓度季节变化显著,秋季>夏秋,秋季颗粒物中细粒子质量百分比较夏季的多,两季质量中位位直径分别为6.5μm,4,4μm,说明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0.
长江河口夏季营养盐的分布、变化及锋面对营养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长江河口1988年8月锋面同步调查的营养盐资料,阐述了长江河口夏季营养盐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大势中寓有多样的分布势态和复杂的变化特征,进而探明了径流输移是控制长江河口营养盐分布大势的主要因素,而生物过程参与物理,化学等各种过程之中,是致使营养盐分布势态多样,变化复杂的重要原因。最后探讨了锋面营养盐分布,输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