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264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592篇
综合类   2833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06篇
灾害及防治   28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292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企业开展HSE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本单位建立与实施HSE管理体系实际,分析了企业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红兰 《环境教育》2006,(5):47-49,51
对绿色化学如何渗透于有机化学教材建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手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论述了将绿色化学理念与方法渗透于有机化学的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林雪芬 《环境》2006,(Z1):80-81
本文把握时代脉搏,配合我校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的要求,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检索法、实践研讨法,对如何结合实际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提出积极性的建议,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一代环保新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汉坤  沈健 《环境保护》1992,(7):28-31,15
20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民众的环境意识确实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这种提高并不带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道路从此轻车熟路、一帆风顺了.目前不懂得什么是环境保护、不知道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人还有相当的比例.环境盲点与环境盲区在医学上,把眼球后部视网膜上的一些不能接受光刺激、不能引起视觉反应的点称为盲点.为了分析受教育群体的构成,我们把盲点引入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来,把那些由于种种原因缺乏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缺乏最基本的环境意识的人称为环境盲点.环境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水资源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水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从黄河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以利用水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测算了黄河水资源的理论价值,为制定黄河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理论的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源理论(RBT)。探讨了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文章依据资源状况特征。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瓷源缺乏型两类.分别提出和分析了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不同路径。资源丰富型县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产品等。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同时,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发展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应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以建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为主,创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空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2000年中国县级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而积累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但前者贡献更大.此外,中国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在地区教育发展模式上,存在四种聚集模式,分别是H-H类型、L-L类型、H-L类型和L-H类型,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剧了经济发展韵不平衡,对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均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方法上,当探讨具有空间聚集效应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空间误差模型要优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原理阐释了社会和谐的内涵,指出社会和谐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同合作为表征,其构建与实现应遵从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依赖予在把握人类社会需求演绎、协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推动生产力的高效有序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持.进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双剩余理论",以揭示其间的供瓣枧理和协同准则;推导出了社会收益分配的相对公平系数,以衡量人与人公平要求下的社会和谐.针对国情和战略目标要求,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城市、小城镇与农村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合理聚散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序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