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属性识别理论在淮南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淮南市2001年至2004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证明运用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合理可信的。由于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便,可有效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偏向问题,因此,能较好地运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212.
孔健健  张阳  张江山 《环境工程》2012,30(1):100-102,11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其他环境要素评价中已有所应用,现将其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该法能较好地把握土壤环境质量各级标准界限的模糊性,并继承了模糊数学方法本身在评价领域应用的优点,实际操作较为简便。为较客观地反映评价因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中引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概念与传统权重系数确定法相结合构造各指标权重。该模型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相一致,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1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特征污染物量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外界胁迫脆弱性评价缺乏有效量化体系这一问题,通过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提出了基于特征污染物及其对应排放量的量化体系;通过特征污染物属性解析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侧重点,构建了该体系中的特征污染物量化方法.将该量化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研究侧重点得出的3种特征污染物危害性计算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并且3种危害性排序与对应的3种属性排序亦存在差异.由此表明,确定研究侧重点的主观倾向对特征污染物危害性计算结果有决定性影响.此外,在计算过程中,以序列值的方式解决3种属性的归一化及不同类别特征污染物属性量化结果的统一,会造成不同特征污染物之间相对属性特征的放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214.
断层破碎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条件,易引发隧道围岩坍塌失稳灾害。为避免施工人员与设备的损失,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建立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与施工技术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分级标准;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云模型的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大樟溪-东张水库隧道施工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区域的施工风险综合评价云图中,云滴大部分处于“中高风险”,少部分处于“低风险”,说明该区域隧道施工风险处于较高风险等级;现场隧道施工灾害发生情况与模型风险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5.
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运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建立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利用此模型,并根据2007年上半年度沙溪河各监测点的资料,进行对整治后的沙溪河的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三明段沙溪河水质总体高于Ⅲ类水质;与2000年以前沙溪河水质(2000年以前很多处水质低于Ⅲ类水,特别是三明市城区那段)相比,说明最近几年的沙溪河水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河流整治工作基本到位。最后对沙溪河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16.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福州市2001年至200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2001年是Ⅱ级,2002至2006福州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Ⅰ级。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比较客观。使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217.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生物砂滤柱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及滤柱中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变化,并应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滤柱低温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在5.2~10.2℃时,生物砂滤柱对NH4+-N的去除率为51.31%~66.35%,对CODMn的去除率仅为9.18%~16.04%,其生物活性为0.029~0.055 mg/(h.g);温度从12.7℃下降到5.2℃,生物量减少了17.33%,而生物活性减少了56.72%;同时水温、基质浓度、滤速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318、0.270和0.118。  相似文献   
218.
舒军龙  潘仲麟 《环境工程》1999,17(1):65-67,54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已成功地用于质量评价中。现将该模型引用到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运用二级评判来综评价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经实例分析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用于成都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比模糊综合二级评判法更合理实用,为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19.
在华南中、新生代红盆中存在一系列由元古宇 -古生界地层组成的地质体 ,突起于红盆之中。许多学者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笔者对沅麻盆地南段主体由板溪群、震旦系组成的黔城推覆体群进行了研究 ,认为其成因与印支期以来川、黔、湘地区存在的、由南东向北西推覆的区域性构造事件有关 ,其形态、结构与国内外许多典型的推覆结构有相似之处。该推覆体由数条撕裂断层分为几个叠瓦体 ,各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本文用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模式来解释该推覆体群的运动学模式 ,并据该区的地质特征对经典的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模式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22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分为超覆尖灭带、断阶带、斜坡区。本文讨论了不同区带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高、过成熟阶段烃源岩生成的轻质油气在其运移聚集过程中 ,伴生的CO2 进入地层水中 ,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高矿化度NaHCO3 型地层水 ,而以高矿化度NaHCO3 型地层水为底水的油藏 ,原油密度较轻 ,为轻质原油。在近断层处 ,中、高矿化度的MgCl2 、Ns2 SO4 型地层水 ,可作为油气水沿断裂运移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