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7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4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33篇 |
综合类 | 770篇 |
基础理论 | 48篇 |
污染及防治 | 10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安徽月山地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一定的典型性。本文论述了月山地区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探讨了岩浆岩及岩浆演化的成矿作用显示,并从成矿地球化学角度深入研究了闪长质岩浆(岩)对两类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贡献,从而确定了月山地区成岩-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评价了岩浆岩体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2.
33.
安徽月山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成岩-成矿区段。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和阐明了月山地区闪长岩类的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源区特征、岩浆形成与演化机理等。 相似文献
34.
35.
对张八岭地区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动力学有不同解释。通过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岩浆岩、构造变形和变质等研究认为.该区从中新元古代起,经历了成谷、沉积.下沉、顺层剪切、深部熔融、塑性流动、层间褶皱.叠加折劈、宽缓褶曲、逆掩推覆,壳层滑动、熔融成浆、聚浆热隆、侵入或喷发.剥蚀夷平、堆积充填等铸成现今地貌景观.引起上述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动力源自重力、热力和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惯性离心力等的结合与转化,它们在每个阶段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就产生不同构造特征,推动区域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36.
铊的水地球化学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铊(Tl)是一个典型的毒害金属元素,其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Hg、Cd、Cu、Pb、Zn等元素。Tl在自然水体中存在两种氧化状态:Tl+和Tl3+,通常主要以Tl+形式存在。Tl+易随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流动而迁移到更远的距离,但在较强的氧化环境中,Tl+能够氧化成Tl3+形成Tl(OH)3的沉淀,可以制约水环境中Tl的总含量。Tl可以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其中Tl+在人体的酶化反应过程中可以置换K+,并与酶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从而诱发Tl的毒害效应。活性铝净化法、离子交换法和NaCl溶液可以用来去除饮用水中的Tl。基于Tl的毒害性,Tl所产生的水环境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7.
38.
39.
政和—大埔断裂带经历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不同地段的时空演化特征有所差异,总体上可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即:①前加里东期(?)—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D_1),发生于中、下地壳,是顺层剪切(固态流变)的结果,为纯韧性变形,②印支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D_2)——政和—大埔断裂的形成,以平移型剪切为主,形成S——C糜棱岩,为半韧性变形环境;③印支末期—燕山早期逆冲—推覆作用(D_3),为多层次逆冲推覆,东部所谓的“天窗”部分为这一时期逆冲岩片的残留体,随着早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逐渐过渡到伸展拆离环境,同时西部推覆体后缘出现拉张,形成有限的火山岩盆地,为半脆性—脆性变形环境;④燕山期(—喜山期)伸展—拆离作用(D_4),在相对年轻的拆离断层之下出露变质核杂岩(如稻香组和熊山岩体),并形成裂陷盆地堆积(梨山组),东部部分“天窗”属这类成因,形成环境跨度大,为半韧性→半脆性→脆性。 相似文献
40.
湘西湘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是金锑砷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出层位。岩石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认识矿源层以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单一地球化学过程产生的地质体中元素含量趋向于正态分布的认识 ,对于湘西湘中的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新元古界的板溪群和震旦系是Au、Sb、As的重要含矿建造 ;Pb在奥陶系、志留系中显著富集 ;Hg在寒武系和奥陶系中明显富集。古生代各地层中Sb、As、Hg、Au等成矿元素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后期成矿作用的影响 ,泥盆系和石炭系中Sb、As的高平均含量是由成矿叠加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