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89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高峰 《防灾博览》2014,(4):64-65
一提到范仲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也都知道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个政治家。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实至名归的经济学家。更不知道,指导西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达半个世纪之久,至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其叫做"凯恩斯主义",毋宁叫做"范仲淹主义"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272.
张豪  汤洁  梁爽 《生态环境》2013,(12):1899-1903
水稻土是中国主要的耕作土壤,在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的特征,将无机碳库纳入土壤碳库研究,以典型灌区前郭县为例,野外采集盐碱地和已开发5、15、25、35、55年的5种不同水田表层土壤,建立实验样地,在水稻生长的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采集土壤样品,用TOC仪分别测试表层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分析其季节动态规律和开发年份特征。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土壤有机碳呈现“减-增-减”的季节变化规律,水稻生长的幼苗期和分蘖期有机碳含量下降,长穗期含量上升,结实期含量下降,碳酸盐季节变化规律与其相反,二者季节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经历一个生长季后,开发5、15、25、35、55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98%、3.53%、3.66%、2.72%、2.30%,碳酸盐含量分别增加了4.07%、2.15%、1.08%、1.61%、11.36%,说明研究区水田生长期具有碳汇作用;与未开发盐碱地相比,开发的5、15、25、35、55年生长季土壤平均总碳量分别增加了89.81%、121.03%、137.22%、188.28%,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84.28%、392.00%、456.37%、559.08%、666.06%,碳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13.49%、22.84%、32.23%、43.53%、62.40%;开发年份越长,水田土壤总碳和有机碳含量越高,碳酸盐含量越低;总碳的增加来自有机碳的增加;盐碱地开发有利于土壤碳汇。水稻生长期温度和降雨量影响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73.
中国古车文化源远流长,而我国古代造车的鼻祖到底是谁?古车又是如何演变发展至今?诸多车迷对此众说纷揉。我们连载李健儿老师关于古车故事的系列文章,以慰读者!大量的古史文献记载中,在谈及马车的发明者时,都将其功绩归之于奚仲。也有一些文献记载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夏朝末年,商汤讨灭暴虐无道的昏君夏桀,建立了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远古时期的商丘境内沟壑纵横,  相似文献   
274.
我国现存第一座古海港大石桥——泉州惠安洛阳桥,始建于1059年北宋年间,经历1604年泉州湾8级特大地震、1607年的6级左右二次强余震,桥虽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至今桥基与桥墩多数仍原貌犹存。其抗震秘诀是水下桥基  相似文献   
275.
煤矿企业历来是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用工制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由固定正式工为主变为以外包协议工为主的用工新格局,这种格局在近时期内将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276.
卜风贤  冯利兵 《灾害学》2007,22(3):139-142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它包含灾前预防思想、农业减灾思想和灾后救荒思想三大部分。中国古代的减灾和救荒两大思想体系由此成为有机整体,这在三代(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对于后世的防灾减灾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7.
管荀与消防     
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政治家、思想家认为消防是关系国家贫富的大事,提出“修火宪”的主张。春秋初期的管子、战国末期的荀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管子(?——公元前645年),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齐国人,名夷吾,字仲。被齐桓公任命为“卿”。他  相似文献   
278.
2007年的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成为今年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在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这昭示着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神州大地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27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新旧阶级,各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激烈,与此同时,文学作品也随着社会的不同形态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色彩。《左传》和《战国策》这两本史书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最大程度反映了春秋与战国时期迥异的文学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80.
经济与环境是融合的统一体。即使处于金融危机时期,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复苏,而应采取拉动内需、寻找市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积极有效措施来化解当前的危机。同时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化危机为良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时进行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建立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