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70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1407篇
基础理论   349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19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本文介绍了治理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的主要工艺,提出要针对废气的实际参数,选择高效节能的废气治理设备。  相似文献   
162.
研究零价铁(Fe^0)的除砷效果,试验考察了Fe^0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DO浓度、温度、腐殖质、竞争性阴离子(SO4^2-,NO^3-,SiO2^3-,H2PO3^-,HCO3^-)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0(80目)投加量为2g/L,接触时间180min,pH值为6.5,DO值6.5m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mg/L的含砷水样,Fe^0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6.5%,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75.8%。降低水样pH值或提高DO可显著提高Fe^0的除砷效率,温度对Fe^0除砷影响不大,水体中的腐殖质、磷酸盐、硅酸盐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而导致Fe^0除砷效率下降。采用Fe^0颗粒去除饮用水中的砷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对于DO值较低的地下含As水,可通过充氧提高Fe^0除As效率。当水体中腐殖质、磷酸盐或硅酸盐浓度较高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3.
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机纳米材料二氧化钛对含砷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主要从纳米二氧化钛的溶液pH值、不同投加量、实验温度、吸附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方面对除砷效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的对比,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砷废水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4.
对文山州境内马关县出境河流响水河1988~2007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砷是响水河水质的特征污染物,其来源主要是天然背景值较高,加之水土流失及上游的非法洗选矿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响水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5.
化学工业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以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部门,包括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等。一般把化学工业分为无机化学工业(如酸、碱、盐、电化学等)和有机化学工业(如适宜炼制、合成材料、农药、染料、医药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生产的品种有两万余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潜在的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多,火灾爆炸事故在化工企业中发生的频率也逐年增高,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66.
文章对原子荧光法测定饮用水中砷和汞含量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砷和汞的相关系数为0.999 8。测定不同浓度砷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4%,相对标准偏差为4.0%,加标回收率为98.2%;测定不同浓度汞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1%,相对标准偏差为7.8%,加标回收率为86.3%。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从饮用水监测能力分析看,南充市市级站基本具备,阆中站和蓬安站次之,其他县级站基础薄弱。因此,南充市未来需加强县级监测站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7.
在太湖冬季不同风速下(0.8、1.8、2.7、3.2、4.0 m·s-1)采集了不同深度(水深0.1、1.0和1.8 m,分别记为上、中和下层)的水样,测定了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砷含量及水质参数,计算了砷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以期了解在太湖生物活动最低的阶段,风浪扰动作用对砷在水相和悬浮物相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风浪作用的加强,水体总砷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悬浮物总砷含量及砷的分配系数降低,说明风浪作用可以降低悬浮物吸附砷的能力,以至于促进砷从悬浮物中的释放,进而使水体中的溶解态砷增加.相关性分析及变化趋势比较分析发现,砷分配系数的降低与在风浪扰动的影响下悬浮物浓度和溶解氧的增加,以及叶绿素a浓度的下降有关.不同风速下各参数的垂向分布变化显示,风浪扰动对中下层的砷分配系数以及中层的悬浮物砷含量影响较大;风速变大时,中层溶解态砷含量升高,上层与下层溶解态砷含量降低;而风浪扰动作用对水体总砷的分层变化影响不大.悬浮物浓度、砷浓度及分配系数均在3~4 m·s-1风速下发生变化,且呈现与之前不同的分层特征.4 m·s-1可能是一个临界风速,在4 m·s-1以上的风速下风浪占主导作用,而4 m·s-1以下是湖流与风浪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8.
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根表铁膜中砷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根表铁膜是控制砷在根际-植物体系转运的重要区域,但是其中铁还原微生物对砷运移的作用并不清楚.实验以吸附砷磷的水铁矿以及野外采集水稻根系为研究对象,分析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铁膜内铁氧化物过程中,铁还原、砷释放和固定速率.研究表明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可以将水稻根表铁膜中的Fe(Ⅲ)快速还原为Fe(Ⅱ)并释放到溶液中.溶液中的砷在48 h内达到最大值18μmol·L-1,之后逐渐下降,120 h之后,与最大值相比减少了约60%.利用吸附砷的水铁矿模拟铁膜砷释放过程发现,微生物的固定作用是造成溶液中砷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表明,促进根际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可能是降低土壤环境中砷风险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9.
绿色的生物学方法处理含砷废水,对于缓解工业发展所带来砷污染问题,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石门雄黄矿区的尾矿池积水(SY)、地下400 m处的矿坑水(NY)和尾矿池底泥表层(XY)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菌富集和多次传代的方法,从这3个环境样本中获得可氧化三价砷的3个菌群。在砷质量浓度为l~5 g·L-1的培养基中分别检测上述3个菌群的耐受能力,发现在砷质量浓度高达5 g·L-1的条件下,上述菌群均能在2~3 d内达到109 cells·mL-1。利用上述菌群处理l g·L-1亚砷酸钠溶液,SY、XY和NY菌群可分别在25、20和35 h内将三价砷完全氧化,并且使溶液中的总砷质量浓度降低66.7%。进一步对3个菌群进行多次平板分离,利用五价砷和硝酸银的颜色反应,获得11株可氧化三价砷的目的菌株。对这些菌株16S rDNA进行NCBI的BLASTN序列比对发现,菌株SMY24、SMY33、SMY22、SMY32、SMY21和SMY31均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SMY104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菌株SMY17、SMY25、SMY9和SMY1在所有的已知序列中,最大的相似率只有91%,最小的相似率为76%,且都是未曾报道纯培养的细菌。对这些菌株三价砷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中菌株SMY104和SMY21在20 h内能将三价砷几乎完全氧化。通过对这些菌株三价砷氧化酶基因进行初步检测,发现了多个菌株具有三价砷氧化酶基因(AoxB)。  相似文献   
170.
水环境中不同形态氮对甲芬那酸光降解影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紫外光照射下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无机氮(NO-3、NO-2和NH+4)对甲芬那酸(MEF)光解的影响.NO-3与NO-2均促进MEF的光解,NH+4对MEF的光解基本无影响;在NO-3、NO-2存在下添加适量异丙醇,显著抑制MEF的降解,实验表明NO-3、NO-2在光照下产生了·OH并参与对MEF的氧化降解.同时模拟研究了水体处于不同p E值下,水中存在的不同形态的无机氮对MEF光解的复合影响,其对MEF光解促进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增大p E值,MEF的光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NO-2和NH+4共存时,对MEF的光解主要表现为NO-2的影响;当NO-2和NO-3共存时,两者对MEF的光解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