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3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1088篇
安全科学   24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51篇
综合类   3318篇
基础理论   593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266篇
社会与环境   662篇
灾害及防治   313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利用轨迹模式模拟近地层臭氧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在多条轨迹上应用轨迹模式,以实现对固 区臭氧浓度日变化的模拟,应用该方法对北京燕山石化炼油厂地区的O3浓度日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吻和。进一步模拟了当地的臭氧生物特征,并讨论了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源排放对O3生成浓度的影响。结果说明削减NOx的排放量是控制该地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关键,而降低燃烃和芳香烃在排放物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控制该地区光学烟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2.
瓦里关山大气CO2及其δ13C本底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1991— 2 0 0 1年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而海洋的作用相对较弱 ;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浓度范围与所处纬度带平均状况基本吻合 ,年平均值以及年际间涨落与全球水平的一致性反映出化石燃料燃烧等人为排放对大气圈的全球性影响 ;瓦里关站提供的主要温室气体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配合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O2 及其δ13 C本底特征的成因 .  相似文献   
93.
湿法烟气脱硫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江永盟 《环境工程》2003,21(2):35-37
对火电厂应用石灰石 石膏法烟气脱硫中遇到的几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重点讨论分析了湿法烟气脱硫和烟气温度、烟气抬升高度、烟气扩散的关系 ,并分析了湿法烟气脱硫对烟囱产生的腐蚀影响  相似文献   
94.
为建立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2004年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影像为信息源,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的数据为基础,对2004年遥感影像进行动态变化解译,修改2000年数据库;手持GPS接收机,在野外对解译成果进行验证,更新数据库,最终建成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最后对四川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四川省生态环境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5.
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采集广州五山、荔湾(2002-06-12~2003-06-31)2个采样点共112个PM10样品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2采样点全年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8.11~106.26 ng·m-3,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PAHs化合物的相对分布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5~6环PAHs的比重夏季比冬季高,而3~4环PAHs的比重冬季比夏季高.冬季PAHs可分为2种模式,不同模式之间PAH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多环芳烃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风速(当温度<20℃时)和温度(当温度>20℃时)是影响多环芳烃浓度最主要的因素.此外,本研究还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广州市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96.
本溪市大气降尘及其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本溪市1991~1995年5年间降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提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基于土地市场交易结构的视角,测算2000-2016年黄河流域104个地级以上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程度,综合利用Global Moran's I、G*i指数空间统计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探究土地市场化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2000-2016年,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水平表现出先持续上升后不断下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呈现了“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格局。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水平整体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地市场化热点区域以下游主要城市为核心,经历了先加速蔓延、后缓步收缩的时空演进历程。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收支比、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区位条件等因素共同驱动,但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各因素在不同年份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
利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重庆市主城区1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4 h自动连续采样的二氧化氮(NO_2)浓度小时数据,探讨九个主城区大气中NO_2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和气团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城区大气NO_2浓度全年北碚区达标率较高(76.16%),渝中区达标率低(3.84%),日均浓度呈夏季前下降、夏季后上升的趋势;月均浓度表现为冬季月份浓度高,其次为春季、秋季和夏季月份;周六、周日、周一和周二的浓度均值较高,周三、周四和周五的较低;小时浓度基本呈5:00~11:00和16:00~20:00上升、其余时间段下降的变化趋势;大气NO_2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西北地区(北碚)大气NO_2浓度偏低、渝中区及其附近区域浓度偏高。影响大气中的NO_2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有:气温、降水量、气压、日照和相对湿度;四季气流输送中,春冬季气流轨迹相似,主要源自西部、西北部气流,春季气流轨迹的ρ(NO_2)最高,夏季最低。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重庆市大气的治理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
客观理解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空气污染时空格局对于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遥感数据反演的PM2.5浓度产品,利用趋势分析法和重心分析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区2000~2015年大气污染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PM2.5平均浓度整体呈现出太行山脉区域较低,太行山脉以东较高的格局,城镇地区明显高于周边地区.(2)2000~2015年区域PM2.5年均浓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2000~2007年,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全区的88.48%,之后呈稳定状态.(3)区域PM2.5污染重心位于衡水、邢台和德州3市交界处,区域北部大气污染较严重.本研究可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