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6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以平原高潜水位地区徐州与淮北煤矿沉陷地为例,研究了采煤沉陷地土壤性质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揭示,开采沉陷显著影响耕地表层土壤的性质;沉陷地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受到压缩;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与坡地上的土壤侵蚀和沉陷地下部积水有关,并受沉陷稳定时间长短影响,一般以沉陷地中坡土壤有机质与养分流失最大.在沉陷地部分坡位有积盐现象.  相似文献   
122.
抚顺市2005年空气污染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2005年抚顺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对2005年抚顺市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平均值及变化规律、首要污染物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多方面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3.
本文论述了牡丹江市市区空气污染的时间变化规律,并针对牡丹江市的空气污染突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抗生素生产废水一般包括发酵废水(提取废水)、洗涤废水、酸碱废水、冷却水等,具有综合废水污染浓度高、成份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含有大量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及其生化抑制物、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且水质、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很难控制,影响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目前所采用的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投资大,处理效率较低,难以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25.
开展了SiC颗粒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挤压成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其挤压成形的力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挤压载荷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挤压位移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6.
杨解昌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10-112
利用2000~2004年对洱海微生物的常规监测数据,探讨了洱海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并用微生物的水质评价指标,对洱海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7.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业活动对土壤汞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退水期农业生产是否会对库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以分布面积较大、农业活动较为频繁的重庆市开州区渠口镇消落带为研究区域,选择种植水稻、玉米、蔬菜和未农用的草地4类消落带地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利用地块表层土壤汞(Hg)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THg、有效态Hg(Hg-wh)和甲基汞(MeHg)平均含量分别为25.80~68.74、0.44~0.88和0.08~0.85 ng·g-1.未耕作土地表层土壤THg、Hg-wh和MeHg含量均高于耕作土地表层土壤,说明耕作扰动能够加速土壤Hg的流失.未耕作土壤与耕作土地表层土壤MeHg含量随着落干时长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大约出现在落干后1~2个月内,约为淹水末期的4倍,之后逐渐降低至相对稳定的水平.MeHg占THg比例(%MeHg)也呈现类似规律,峰值出现在落干后1个月左右,降到稳定水平时与淹水末期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MeHg与Hg-wh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642,P0.01),而与THg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消落带土壤Hg甲基化主要受生物可利用性Hg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升高是造成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土壤CO2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表明温度、湿度是土壤CO2最主要的气候影响因素,通过对植物夏季雨后次日对土壤CO2排放过程中的源(不同深度土壤CO2体积分数)、汇(大气CO2体积分数)和中间CO2气体交换通量(土壤CO2排放通量)、气温、土温以及表土湿度进行同步连续的昼夜观察,研究日和小时变化尺度上温度和土壤湿度对CO2地气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2排放通量、大气CO2和土壤CO2体积分数的昼夜变化特征不一致,只有土壤CO2排放通量与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日变化尺度上随表土湿度增加而增加;表土湿度在日变化尺度和小时变化尺度上与草丛空气CO2体积分数正相关;土壤CO2体积分数则在日变化尺度上当表土湿度较小时与表土湿度正相关。气温主要影响土壤CO2向大气的扩散和对流过程,而不是昼夜尺度上影响土壤CO2体积分数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29.
2003年1-12月使用光离子化检测仪,对徐州市环境空气中的TVOC进行检测,监测结果显示:徐州市区环境空气中的TVOC浓度值1月份最高;其次为6月份;年平均值为82μL/m^3;交通干道两旁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0.
城市区域内建筑物表表温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气象要素实测资料,定量了分析城市区域内建筑物的表面温度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屋顶面的差异,得出屋顶表面温度时间变化呈现不对称性;昼间各壁面温度的数值和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小于屋顶表面温度;昼间屋顶面和各壁面的变温率具有不同特征,屋顶面多数时间处于增温过程,东向壁面的变温率为下降趋势,西向壁面为上升趋势。其结果可为探讨城市气候形成以及城市建筑的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