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331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视角下,对南京都市圈的新区域实体和区域管治进行研究,指出南京都市圈是新区域主义在我国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表明:①南京都市圈建设是从政府到管治过程,因为在决策中引入了非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参与者;②南京都市圈建设也涉及到区域身份与发展愿景的构建,这是区域协调的起点;③在旅游和引资促销,以及交通网络建设上,南京都市圈内的城市合作不断加强。此外,南京都市圈的新区域主义不同于西方的市场主导的新区域主义。南京都市圈的新区域主义是由政府主导的,并有企业和非政府机构参与的新区域主义。研究指出,南京都市圈是在既有区域制度和政治地理上出现的新管治尺度,是一种新的区域管治模式。南京都市圈建设的有益经验将为和谐规划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12.
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DVM)是深水湖泊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没有明显的下层滞水层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避护所,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迁移活动不明显。但浅水湖泊挺水植物的存在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了区别于敞水带的生境,结合理化、浮游植物和鱼的因素,对浅水湖泊玄武湖挺水植物区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水平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浅水湖泊玄武湖中理化环境(如温度、溶解氧和pH)在荷花区、敞水区、荷花区与敞水区的交界区差异不大,对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水平迁移不起主导作用。荷花区的浮游植物在质量和数量上低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在夜间捕食压力小的情况下会向敞水区移动。敞水区、交界区浮游甲壳动物在白天被捕食的风险要大于荷花区,因而白天时间浮游甲壳动物会迁移到荷花区聚集.  相似文献   
113.
张华玉  邹滨  刘宁  李莎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9):4033-4042
针对现有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往往难以满足大气污染精细治理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耦合偏差校正的统计降尺度改进模型(SDBC).该模型基于“空间尺度不变性假设”引入相关驱动因子的额外空间信息实现AOD降尺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偏差校正进一步提升降尺度产品的精度.以1km分辨率MAIAC AOD产品为例,在北京、大湾区、台湾岛3个典型地区开展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DEM、NDVI、人口数量和土地覆盖是影响AOD变化的细节因子,在SDBC空间降尺度过程中引入可将A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有效提升至500m,且降尺度产品验证R2最高可达0.88;(2)顾及卫星观测几何、质量标识、大气水蒸气柱、气溶胶模式等因子的偏差校正则可进一步提升降尺度AOD产品的精度,3个地区的验证R2均在0.85以上,最高可达0.93;(3)信息熵评估结果显示SDBC模型生成的500m AOD产品提高了原始MAIAC AOD产品的空间信息量.在保留了公里级产品AOD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SDBC产品也增强了细节和纹理特征、改善了边界现象和马赛克效应.研究结果证实SDBC模型能有效协同改进现有卫星A...  相似文献   
114.
渤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4个重点监测排污口(北塘、大蒲河、弥河和虞河)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各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细菌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个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的细菌最丰富。各排污口的优势菌有所不同,北塘、弥河2个采样点的优势菌分别为Bacillus sp.、Pseudoalteromonas sp.,大蒲河采样点的优势菌为Vibrio sp.和Oceanospirillum sp.,虞河采样点的优势菌为 Shewanella sp.和 Bacillus sp.。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北塘和虞河采样点的细菌种群特征较相近,细菌种群分布特征可能与排污口的海洋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5.
卞云 《民防苑》2009,(7):25-26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出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飑线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鸡,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相似文献   
116.
2007年11月1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共同完成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煤田火区多尺度探测及火区生态环境响应系统研究”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117.
为探讨安徽省PM2.5时空分布特征,文章基于2015-2020年地基观测PM2.5、AOD、植被覆盖产品以及气象要素数据等,对比了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随机森林、全连接神经网络3种模型的精确度,并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反演了PM2.5浓度,分析了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因子对PM2.5浓度的影响力。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的精确度最高;2015-2020年PM2.5浓度从平均51.29μg/m3递减至36.71μg/m3,季节尺度上,PM2.5浓度冬季>春、秋季>夏季,受政策及疫情影响,2018年的秋冬季、2020年的春夏季PM2.5浓度下降同比最快;空间上表现为皖北>皖中>皖南。10个影响因子两两交互,均比单一因子对PM2.5浓度的影响大,其中AOD对PM2.5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118.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Seesaw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Bipolar Seesaw背后的物理...  相似文献   
119.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区域,基于ETM遥感影像数据和GIS技术,采用优势规则栅格聚合方法,对分类的ETM数据进行了粒度变换。以景观格局分析程序Fragstats3.3为分析工具,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研究了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景观类型、不同的景观特征指数对粒度响应存在差异:居住景观和道路景观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景观类型;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斑块数量指数对粒度响应的敏感程度较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景观面积比例指数、分维数对粒度响应的敏感程度较低;此外,还发现优势景观随着粒度增加面积增大,形状规则的景观对粒度响应敏感程度低。(2)景观指数的粒度响应曲线存在尺度转折点,且多出现在40、60、80、120m,其中第一尺度区域多为20~40m或20~60m。第一尺度域是选择适宜粒度的较好取值范围,所以本研究中所用景观类型图进行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30-40m。(3)研究发现由不同指数表征相同的生态现象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粒度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景观指数量化景观格局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0.
湖北省1981年以来不同时间尺度气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全省71站1981 ̄1994年与前20年不同时间尺度平均气温差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后发现,80年代以来我省各地年均气温变化小,但相对地降温范围广,幅度大,且四季及逐月、甸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差异明显,其特点是冬久暖,夏久凉,春季前冷后暖,秋季反之、其中以夏凉春热最显著;鄂西山区四季均为负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