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344篇
基础理论   13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73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17年我国20个省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量化研究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车辆限行限购三类政策对增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政策效果,并从地区人口密度的视角研究了推广政策效果的地域差异。研究表明:①三类政策对增加市场份额均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各省份推广政策力度的差异解释了地区之间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的快慢。②地区人口密度差异是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效果呈现地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的“示范效应”越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消除“充电便利焦虑”上的效应越大,车辆限行限购越能凸显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因此在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推广政策的效果越大。③财政补贴和免购置税的实施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此外,在经济越发达、人口密度越高、高学历人群越集中的地区,新能源汽车越容易被采纳。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一是要完善新能源汽车采购制度;二是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三是要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52.
区域水-能源-粮食绿色效率、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多维角度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Meta-SSBM和Meta-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区)水-能源-粮食绿色静态和动态效率,并运用泰尔指数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技术差距无效率而导致的在共同前沿和...  相似文献   
853.
采用多维区域差异指数衡量了 1994— 2 0 0 0年间环保科技投入的地区差异和 1996— 2 0 0 0年间环保产业年产值的地区间差异 ,得到了两者的年度变化趋势 ,并分析了近年来环保科技投入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4.
从污染产生过程 ,结合污染特征 ,分析了非点源污染汇污的各种影响因素 ,及污染物现存总量、变化趋势和环境净化能力、农业生产活动及管理水平、气候和水文条件 ;提出社会经济活动对污染影响显著 ;指出主导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 ,并存在地域差异。依据以上理由 ,强调了在三峡库区开展基础调查工作和建立污染数据库的必要性 ,为库区农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总体控制措施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5.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和空间极化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在于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投入和城市化发展,它们对区域经济极化贡献程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评价指标变化度揭示,不同指标对关键因子变动的贡献也不一样,由此得出10项重点控制指标;通过对前两个全局主成分投影的组合分析,发现中部省份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效果差,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该地区极化系统得以完善的根本。进一步的综合变动轨迹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经济极化程度不强,但经济极化强度随时间正逐步加强,因此,加大对极化程度较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扶持有助于该区极化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856.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地区及41个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内部差异显著,且有拉大趋势;发展前景良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轴。  相似文献   
857.
长江口南支邻近水域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差异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长江口南支及邻近水域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差异及相互联系,分别对长江口南支、杭州湾北岸与泗礁沙滩碎波带进行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取样调查,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及数量统计。结果显示:种类组成方面,3处水域分别采集到仔稚鱼11科40种、23科59种与28科46种,共有种7种;洄游性种类、河口性种类与海洋性种类分别为3者优势类群;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长江口南支最高,为41.45 ind./haul,泗礁沙滩最低,为5.72 ind./haul;长江口南支仔稚鱼各发育阶段个体分布相对均匀,杭州湾北岸以稚鱼个体为主,泗礁沙滩以后弯曲期仔鱼占优势;多样性指数杭州湾北岸最高,为2.19,泗礁沙滩最低,为1.75;长江口南支与杭州湾北岸群落相似度较高。数量变动方面,3处水域种类数均为8月最高,CPUE分别于8月、9月与5月达到峰值。生境功能方面,长江口南支兼具定居地、保育场与暂居地等功能,杭州湾北岸与泗礁沙滩则仅为保育场与暂居地;3处水域共有种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发育阶段进入3处水域栖息保育,长江口南支及其邻近水域碎波带是其向岸及溯河洄游过程中的重要保育场与中转站。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邻近水域;碎波带;仔稚鱼;群落;差异与关联  相似文献   
858.
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进行监测,对照有关评价指标,作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差异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59.
鞍山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季节变化与功能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辽宁省鞍山市空气颗粒物中15种酞酸酯夏季和冬季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酞酸酯污染水平的季节变化,不同功能区酞酸酯浓度的差异,以及DBP和DEHP在夏冬两季中的污染特点,将鞍山市夏冬两季酞酸酯的浓度与国内外部分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基本说明了鞍山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60.
变权和相对差异函数在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针对传统方法在指标权重和隶属度确定上存在的不足,引入变权理论和相对差异函数.用变权方法调整已建立的指标常权,用相对差异函数确定单因素对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引进的这两种方法不仅可行,而且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