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以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AMI)、五水合氯化镉(CdCl2·2.5H2O,Cd)、四水合氯化锰(MnCl2·4H2O,Mn)和七水合硫酸锌(ZnSO4· 7H2O,Zn)为研究对象,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采用均匀设计射...  相似文献   
92.
用物理学特性和数学分析方法对双摩擦支承安装在普通四辊卷板机上,卷制锥形工件的工艺原理进行了研究.从而使卷制锥形工件工艺变得十分简单,四辊卷板机卷制锥形工件双支承曲弯工艺的试验成功,对国内很多企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四川宜宾天源集团开发出电石渣生产的水泥,这种绿色环保特种水泥,采用燃煤废渣和电石渣作原料,采用国内最成熟的干法回转窑生产装置,年产量达34万t,比石灰石生产水泥节能30%,降低生产成本50%,电石渣水泥质量比普通水泥提高1~2个等级,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94.
陵水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内生菌的固氮及溶磷特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陵水普通野生稻中分离了36株内生菌,经乙炔还原法确定22株菌为内生固氮菌,并测定了其溶磷特性.在22株内生固氮菌中,除菌株Ls2不具有溶磷能力外,其余21株菌溶磷能力差异较大,为(0.002±0.01)~(12.7±0.04)μgmL-1.将这些内生固氮菌接种籼型水稻华航1号,除菌株Ls23外,其余菌株均能使接种水稻苗的根、茎长度增加(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在水稻菌肥研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图2表3参21  相似文献   
95.
Re-Os法能够对金属硫化物矿物直接进行同位素定年,并可以根据矿物的Os同位素初始比值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它的研究对象还包括黑色页岩和洋底含金属沉积物等。普通Os法可以用于铂族元素矿物定年和成矿物源区的讨论。近年由常规Re-Os法衍生的Os-Os法有可能避免前者在定年技术方面的一些困难。Re-Os同位素体系为成矿年代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6.
柴油和燃料油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0#柴油、0#船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在不同时间对海产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发现在低浓度时对小球藻有刺激作用,在高浓度时能抑制小球藻的生长。本文通过机率单位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三种油品对小球藻的毒性顺序为0#柴油大于03船用柴油大于船用重质燃料油。研究还发现在24-144 h之间三种油品对小球藻的抑制率(EC50值)随时间变化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7.
厌氧反应器中污泥迅速颗粒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规模的厌氧膨胀污泥床反应器(简称EGSB)内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影响活性污泥迅速颗粒化的因素,以加快絮状污泥的颗粒化进程。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分别在反应器内加入小球藻和活性炭为载体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活性炭的加入在迅速提高COD去除率,污泥粒径增大和增强颗粒污泥沉降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胞外多聚物的含量均比接种时和对照实验中的相关数据有明显增加,颗粒污泥表面以产甲烷丝状菌和杆状菌为主。小球藻和活性炭的加入有助于加快活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98.
为分析环境污染物二苯甲酮对淡水藻类的毒性效应,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对象进行了染毒和生理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二苯甲酮会抑制该种藻类的增殖,96hEC50值为3.98mg/L。染毒8天后,二苯甲酮达到或超过3.9mg/L剂量会影响蛋白核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等,表现为叶绿素含量降低、各种抗氧化酶类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p<0.05)。  相似文献   
99.
以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为试验藻种,探究黑暗环境中活藻、死藻在不同条件下对水中汞的吸附-解吸特征、动力学过程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椭圆小球藻在弱酸性或中性(pH=3~8)水环境中对汞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总量随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吸附量随藻浓度增加而降低,最佳吸附丰度约为3.2×106 cells/mL,其中活藻处理对汞的最大吸附率为71.2%,死藻处理的最大吸附率为62.9%。椭圆小球藻对汞的吸附主要分为生物吸附和生物富集吸附两个阶段,其中死藻细胞主要以生物吸附为主,活藻细胞除了具备生物吸附以外还可进行生物富集吸附,藻细胞生物富集汞的能力与藻丰度和环境中汞浓度有关。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椭圆小球藻对汞的吸附过程。在解吸汞的过程中,椭圆小球藻死藻解吸能力更强,活藻在解吸过程中伴随着生物富集,1 440 min后死藻和活藻均可达到解吸平衡。  相似文献   
100.
为揭示绿藻对土壤-水稻系统砷形态转化的影响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浓度小球藻共存条件下水稻土砷氧化还原与溶解释放行为的变化,并结合水稻培育试验,对小球藻影响水稻砷吸收与体内砷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试验设置对照组及小球藻浓度(以体积分数计)分别为1%、5%、10%的处理,研究了小球藻对溶液体系、淹水土壤体系和淹水土壤-水稻体系中砷的化学形态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加藻组使As(Ⅲ)溶液和淹水土壤Eh(氧化还原电位)与pH均普遍高于对照组.在As(Ⅲ)溶液体系中,加藻组As(Ⅲ)氧化转化率较对照组升高2.38%~4.95%,该作用在淹水土壤中得到印证,小球藻的共存使土壤孔隙水ρ[As(Ⅴ)]较对照组升高129.22%~221.41%,而ρ(甲基砷)出现显著下降(5.25%~53.31%).水稻栽培试验进一步发现,小球藻明显促进土壤中晶体态铁铝氧化物向弱结晶与无定形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砷等的转化,导致水稻幼苗对砷的吸收积累量增加-3.4%~23.11%,推测这与小球藻作用下土壤孔隙水ρ(DOC)的增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尽管小球藻有利于提高淹水土壤体系Eh并加速As(Ⅲ)的氧化转化,但小球藻可能通过有机酸等分泌物的竞争吸附作用促进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砷的溶解释放,从而增加水稻砷吸收;淡水藻类对土壤-水稻体系砷吸收积累的风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并需要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