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4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887篇
安全科学   902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828篇
综合类   4687篇
基础理论   819篇
污染及防治   380篇
评价与监测   286篇
社会与环境   571篇
灾害及防治   259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信息     
《环境科学》2012,(7):2157+2271+2367+2418
《环境科学》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1年12月2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公布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获奖名单.《环境科学》连续10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和再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氨氮的关键因素,选取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40万t/d)现场进行实地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pH、进水COD浓度、溶解氧、温度、水力负荷)的氨氮去除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BAF工艺脱氮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溶解氧和水力负荷。当温度在14~30℃之间时,氨氮的去除率一直维持较高,当温度低于14℃时,氨氮的去除率较低;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大,氨氮的去除率也随之升高,当溶解氧增加到5.6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0%~90%,接近饱和状态;在水力负荷为3.08~4.15 m3/(m.2h)之间时,氨氮的去除率上升,超过该值,则氨氮去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993.
重庆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评价与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重庆三峡库区4个行政建制镇进行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调查,以COD、TN、TP、Cu、Zn等指标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库区农村环境进行污染特性分析并且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化肥流失、农药流失、水土流失等污染源进行非点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COD、TN、TP、Cu、Zn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22.15 mg/L、6.37 mg/L、1.49 mg/L、47.73 g/kg、85.24 g/kg,库区主要污染物依次为TN、TP、COD、Cu、Zn等,主要污染源依次是畜禽养殖、化肥流失、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药流失、水土流失、水产养殖等。采用SPSS软件对影响库区环境污染的季节、收入水平、地域、畜禽养殖规模、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OD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域和畜禽养殖规模,TN主要影响因子是季节、地域和畜禽养殖规模,TP主要影响因子是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畜禽养殖规模和地域,Cu、Zn主要影响因子均是畜禽养殖规模。该研究可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城乡统筹下的城乡规划及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内河沉积物中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污染物的"汇"与"源",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后,城市内河沉积物将成为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现象的重要原因。反硝化作用是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核心环节,是去除氮污染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城市内河沉积物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反硝化作用,着重介绍了测定反硝化速率的不同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同时总结了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如DO浓度、有机质、温度、pH、NO3-等,并提出了该方向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42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6位.  相似文献   
996.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997.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42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6位.  相似文献   
998.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环境科学》2012,(10):1874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再生水景观回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为了抑制藻类的大规模生长,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便将有可能爆发水华的藻类及时杀死或除去。目前,人们已经对景观水体中常见藻类的生长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水体中藻数量(藻密度)的多少与水体的pH值和DO值的变化有密切而相对稳定的关系。通过在线实时监控pH值和DO值,找到△pH、△DO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pH、DO、温度、正磷酸盐和总氮等指标,实现实时识别和预测水华爆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