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0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3796篇
安全科学   677篇
废物处理   478篇
环保管理   1113篇
综合类   9224篇
基础理论   1654篇
污染及防治   1997篇
评价与监测   283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879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752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981.
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研究1种填埋场地循环操作的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工艺,设计了该工艺模拟装置并研究了其运行工艺特性.厌氧阶段主要通过渗滤液回灌控制反应器工艺条件,主要试验结果为,pH值,R1在 6周后可上升至6.7~7.8,R2在17周内一直低于6.8;渗滤液COD浓度,R1在13周时下降至10?617 mg/L,R2在5周后上升至60?000 mg/L后长期趋于稳定;填埋气累计产量,R1在8周达到44%,R2几乎不产气.衡量稳定化可以分别采用渗滤液pH、COD浓度及BOD5/COD的减少率、填埋气的累计产率等指标来判断,并据此转换为好氧填埋运行.好氧阶段主要是通过强制通风来减少恶臭和水分,主要试验结果为,通风19d氨气浓度降为1.16 mg/m3,通风23d后恶臭浓度降为19;通风14d后含水率降为26%.完成此阶段的工艺指标值可依据矿化垃圾开采的最终用途确定.对主要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厌氧-好氧填埋过程的微生物演替经RISA分析,有4个优势菌群,一些兼性菌群在厌氧-好氧阶段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982.
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石油开采区现场考察了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现场土壤地质条件对曝气气流分布影响很大,气流分布并不与曝气井为轴对称,曝气井左侧影响距离达6 m,右侧仅为4 m;经过40 d的连续曝气,在气流分布密度大的区域,石油去除率高达70%,而在气流分布稀疏的区域,石油去除率只有40%,曝气影响区地下水石油平均去除率为60%;对曝气前后地下水中石油组分进行色质联机分析,表明石油去除效果与石油组分及其性质有关,挥发性高的石油组分容易挥发去除,而挥发性低的石油组分难于挥发去除,因此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存在“拖尾效应”.  相似文献   
983.
污泥生物沥浸处理对病原物的杀灭效果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冠宇  王世梅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07,28(7):1539-1542
生物沥浸能够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同时可能对污泥中的病原物有一定的杀灭作用.通过测定沥浸过程中异养细菌总数及沥浸前后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沥浸作用去除城市污泥和制革污泥中的病原物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6~7 d的生物沥浸处理,城市污泥中的异养细菌总数从1.38×108个/mL降为4.43×106个/mL,制革污泥中的异养细菌总数从9.23×105个/mL降为4.26×104个/mL;总大肠菌群(TC)和粪大肠菌群(FC)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但蛔虫卵的死亡率并无明显变化.大肠菌群纯培养试验表明,沥浸过程中病原物的消减作用主要是由于沥浸作用产生的低pH环境,而与污泥中SO2-4和重金属浓度的升高无关.  相似文献   
984.
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AVS与重金属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锋  温琰茂  朱娉婷 《环境科学》2007,28(8):1810-1815
采集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污染河道佛山水道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品,测定了沉积物AVS,Eh,SEMPb,SEMCd,SEMCu,SEMZn,SEMNi,SEMCr,及上覆水Eh,DO.同步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AVS与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关系.主要研究SEM-AVS判据在判断城市重污染河道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所测AVS最大值为69.579 μmol/g,最小值为0.339 μmol/g,均值为20.283 μmol/g;各采样站位∑SEM5(SEMPb,SEMCd,SEMCu,SEMZn,SEMNi之和)最大值为23.067 μmol/g,最小值为1.062 μmol/g;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且基本为耐污种,优势种为水丝蚓.13个采样站位中,∑SEM5-AVS<0的有9个,MDS分析结果显示:这9个站位中的7个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程度高.这表明重污染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与SEM-AVS的值关系密切,SEM-AVS判据在判断重污染区域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方面具有较大作用;同时说明重污染河流重金属生物毒性比较复杂,不能完全由SEM-AVS解释.  相似文献   
985.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新型预涂剂的抗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茂盛  张捍民  杨凤林  崔霞 《环境科学》2007,28(11):2494-2499
对动态膜技术中的预涂剂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GA)的乳化交联制备新型预涂剂——PVA微球,分析交联反应机理,并通过PVA微球对产生膜污染主要物质EPS的吸附实验分析其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乳化交联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半缩醛反应,PVA胶团的羟基数量实质上没有大量减少,PVA微球仍然保持良好的亲水性能,而且其表面呈现的电负性能够对活性污泥絮体产生静电排斥作用, PVA微球对活性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吸附率稳定且较低,分别为0 .543 mg·g-1和0 .694 mg·g-1,从微观上延缓了膜污染.预涂液中微球的粒径在1 .14 μm左右,其不同浓度的Zeta电位都小于-39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快速稳定地沉积在多孔底膜的表面和孔道内壁上,试验中采用SEM分析了PVA微球及其在工业滤布内部纤维丝上形成动态膜的表观形貌.  相似文献   
986.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研究发展历史,总结MBR在污水回用和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讨论了阻碍MBR推广应用的因素,展望了MBR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7.
温度对底泥中硝基苯的自然衰减及强化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配制的2种不同浓度(1000和100μg·kg-1)的硝基苯污染底泥,研究了4℃和20℃ 2种温度条件下硝基苯的自然衰减和生物强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2种浓度的硝基苯在4℃时有氧、缺氧条件下均无降解,20℃时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有明显的降解;添加筛选出的混合降解菌可快速降解处于泥浆状的硝基苯.因而,对于受到硝基苯污染的底泥修复可充分考虑其自然衰减能力,降低修复成本.  相似文献   
988.
针对当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冬季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了在处理系统中构建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及其吸附饱和后进行生物再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 m3·m-2·d-1(COD:150~350mg·L-1、NH 4-N:10~30 mg·L-1、TP:1.0~4.5 mg·L-1)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cm的条件下,无植物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可至少在45d内保持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从而可基本满足人工湿地在植物换季时期的处理需要,而且,增加系统含氧量和蛭石用量可提高体系缓冲性能.在夏秋季温度较高的条件下(25~30℃),利用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和植物根系的吸收与复氧功能,可有效提高蛭石再吸附的能力,其中有植物的湿地单元90d后蛭石吸附容量的再生率可达88.2%~91.3%,生物再生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符合指数关系,植物种类、干湿交替时间和碳源对蛭石生物再生过程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生物滴滤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物滴滤器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总结和讨论了填料、营养液、进气等诸多因素对生物滴滤器性能的影响。这些讨论结果有助于在生物滴滤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设计和操作条件,从而达到更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0.
生物膜MBR反应器和MBR反应器处理洗涤废水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生物膜MBR反应器和MBR反应器处理洗涤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对COD、LAS及氨氮的去除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MBR反应器相比,生物膜MBR反应器的运行条件要好。生物膜MBR反应器的运行条件:水力停留时间(HRT)4~4.5h,气水比351∶,而MBR反应器的运行条件:水力停留时间(HRT)9~10h,气水比451∶。通过两个反应器抗冲击负荷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相同的条件下,就膜生物反应器的上清液而言,生物膜MBR反应器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