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458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541.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性空气污染的双重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CO2)和大气汞排放国,亟需实现CO2和大气汞的排放控制.考虑到CO2和大气汞排放的潜在同源性,探究其内在的协同潜力、识别协同减排潜力较高的典型城市和行业能为我国新发展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支撑.鉴于此,本文以化石能源为切入点,通过编制我国城市层面CO2和大气汞排放清单,构建2015年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并进一步采用相关系数评估生产端和消费端CO2和大气汞的协同控制潜力.结果表明,生产端城市和部门层面CO2和大气汞排放具有一定的协同控制潜力,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和0.799.其中,鄂尔多斯市等地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协同控制潜力良好.消费端城市和行业层面CO2和大气汞排放具有较高的协同控制潜力,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71.其中,重庆市等地的建筑业较为典型.区域间贸易相关的CO2和大气汞排放净转移也存在协同...  相似文献   
542.
以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省为研究区,利用599个土壤样点数据,从地形、气候和生物等方面选取与土壤pH相关的9个环境因子,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ixed GWR)、地理加权回归(GW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这4种模型对研究区土壤pH空间分布进行建模,并结合MGWR与分位数回归揭示环境因子对土壤pH作用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pH在不同空间距离上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特征明显.② 4种模型中MGWR模型最优,MGWR、Mixed GWR、GWR和MLR的建模集Radj2为0.64、0.62、0.59和0.48.MGWR的残差独立分布性最强,其空间自相关性最弱,全局Moran''s I仅为0.07.③ 3种GWR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空间分布总体由北至南逐渐降低,河南北部最高,安徽南部最低.④ MGWR回归结果表明年均降雨量(MAP)、多尺度谷底平坦度(MRVBF)和海拔对土壤pH的影响较强,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在江苏北部和山东大部分地区,MAP对土壤pH的影响较强;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部,MRVBF对土壤pH的正向作用较强;在江苏北部和中部,海拔对土壤pH的负向作用最强.⑤ MAP对不同分位数水平上的土壤pH均呈显著负作用,作用强度随分位数水平增加呈减弱趋势;MRVBF对低分位数水平(θ为0.1~0.4)上的土壤pH呈显著负作用,对高分位数水平(θ为0.5~0.9)的土壤pH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利用MGWR开展大区域土壤属性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制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3.
源强核算是环保部门实施污染控制、企业申请排污许可的重要依据,如何准确识别核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备受关注。基于生态环境部推荐使用的《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 作指南》方法,在对公式参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反映罐体结构和特点、反映外界条件和油品特性、变化范围较大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参数变化范围为20%时,确定VOCs源强核算敏感性参数和该参数对排放 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年周转量(7.35%)、油罐壁油垢因子(7.35%)、有风边缘密封损耗因子(4.47%)和零风边 缘密封损耗因子(3.18%)。结合某油库的实际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上述参数取值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最佳参数组合,计算求得油库全年VOCs排放量为45.77 t/a,相较参数优化前的242.13 t/a低81.1%。该参数合理性分析方法为油库无组织排放源的调查与核算提供依据,也为企业合规性及排污许可的获取,及后期VOCs排放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44.
为防治矿井热害,针对矿井井底风温在预测过程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1种网格搜索法结合K折交叉验证优化XGBoost的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确定影响井底风温的主要因素,使用网格搜索算法结合K折交叉验证,进行迭代缩小搜索范围并调参,选取最优参数配置,实现对XGBoost模型的优化,得到预测结果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参数经优化后,当最大回归树深度为3且学习速率为0.1时,XGBoost回归模型性能最佳,与随机森林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12%,0.88%,0.3%,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66,0.24,0.11 ℃。  相似文献   
545.
用马尔可夫链模型研究非可视环境下的行人逃生路径.运用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和附带随机数的运算法则,结合空间网格的应用,得出有限非可视窄间中步行者的逃生轨迹.用6个步法状态(停滞、爬行、步行、跳跃、慢跑、奔跑)来描述行人的行进特性,并用8个方向的选择来描述行人状态转移过程,同时从步态和方向两个视角来分析行人逃生路径的特点.研究表明,对行人逃生路径的研究手段而言,马尔克夫链模型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46.
运用尺度方差分解、传统差异测度指数、特定方向差异指数(PDI)对甘肃省1983—2012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进行了全方位的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1尺度方差的构成由大到小依次为县级、地级和区级,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2甘肃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先增后减,以2000年西部大开发为界,呈显著波动性变化。3甘肃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向是市区与外围区之间。4起初核心—边缘的差异强度大于经济带—腹地,2004年两者强度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547.
针对含石油废水的特点,采用"水解-曝气生物滤池"两段式工艺对大庆油田经过滤后的含油废水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水解段的运行效果,确定了水解段工艺的最优工况,并对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48.
环保应用是一种典型的多行业、多类型的大数据综合业务应用.当前,仅我国环保应用的数据类型就高达几十种,来源于不同的数据生产部门,其组织管理的方式、标准、参考体系也各不相同,给环境大数据的快速形成与综合应用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环境大数据的概念和需求开始,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发展建立我国环境大数据网格组织标准的必要性与优势;基于国家973 项目的 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建立我国统一的空 、天、地一体化环境大数据网格组织标准的框架体系,并研究了基于网格框架的环境大数据形成制、应用思路、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 最后,结合我国环境大数据与 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大数据网格组织标准体系的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49.
影响景区火灾事故的风险因素众多,而时间、空间以及景区特征因素是地理、气候、人流、容量等火灾风险因素的集中体现。根据2004—2014年间我国景区发生的202起火灾事故案例,利用聚类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我国景区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征及其与时空、景区特征等因素的关联关系。利用最优尺度分析发现,时间、空间和景区特征因素均与景区火灾事故相关变量呈现锐角关系,存在非线性典型相关关系。时间维度、空间尺度以及景区特征不同,其与景区火灾事故相关变量的关联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50.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论文系统地解析了生态足迹概念,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账户框架建立的假设条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生态足迹最近的国际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生态足迹计算中容易引起误解和疏忽的两个问题:化石能源用地的处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在此基础上,从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化石能源的处理和“利息”的处理两个角度评价了生态足迹方法的局限性。同时从贸易的处理缺乏可持续性基础,忽视国家和区域尺度上空间地理情况的差异,忽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产“利息”流的积累和储存,忽视自然资产存量的状况四个角度,分析了生态足迹在不同尺度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将生态足迹分析还原到IPAT等式,并从热力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现有生态足迹分析政策建议少并且雷同、及其政策建议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质价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