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17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770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总结了实测法、公式法、模型法等国内外石化行业有机液体储罐VOCs排放估算方法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运用公式法估算国内某石化企业典型油品储罐的VOCs排放量;分析了在我国直接套用美国环保署(EPA)开发的TANKS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研究,就美国AP-42源强手册第五版第七章(chapter 7:Liquid storage tank)中评价公式的"本土化"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依据美国环保署颁布的储罐VOCs排放量核算公式,从环境参数、原油参数和储罐结构参数3个方面对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边缘密封排放挂壁排放、浮盘附件排放和浮盘着陆期间排放等几个相关排放核算数学公式。结果表明:环境风速增大,环境温度升高或太阳辐射强度提高均导致排放量增大;原油温度升高或原油周转量增加也导致排放量增加;储罐直径增加,罐漆颜色浅,或者罐壁锈蚀情况好会降低VOCs排放量。  相似文献   
73.
采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比研究了30μm、800 nm、100 nm的微纳米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尘的爆炸特性,得出纳米粉尘相比微米粉尘具有爆炸升压速率大、爆炸持续时间短的特性;在密闭容器内,100 nm和800 nm粉尘颗粒的最佳爆炸浓度为250 g/m~3,最大爆炸压力P_(max)分别0.821 MPa和0.865 MPa,爆炸指数K_(st)分别为27.3 MPa·m/s和25.8 MPa·m/s;30μm粉尘颗粒最佳爆炸浓度为750 g/m~3,最大爆炸压力0.708 MPa,爆炸指数K_(st)为10 MPa·m/s~1,总体上纳米粉尘的爆炸危害远大于微米粉尘,但由于粒径减小团聚效果增大,100 nm粉尘只在低浓度下(250 g/m~3)的爆炸威力高于800 nm粒径,当浓度增大,团聚严重,其爆炸威力却低于800 nm粒径,所以对有机纳米粉尘并非粒径越小,爆炸威力越大,而更应关注纳米粉尘在低浓度下的爆炸危害,研究结论可为加工、储存有机纳米材料的安全防护与安全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4.
针对常减压装置常压塔的过程数据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其软测量模型受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普适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数据预处理,分别使用小波和盒图组合的算法进行基于单变量的异常识别、鲁棒偏最小二乘方法(RPLS)进行基于多变量的异常识别;运用网格搜索法对再采样间隔和最大滞后时间对模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优选出最佳动态输入变量后,对比偏最小二乘(PLS)、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方法的软测量模型效果,优选最佳的建模方法。依据常减压工艺数据的特点,提出运用移动窗口的方法进行模型的在线更新,从而形成实用的常压塔顶石脑油干点软测量建模方法。经测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75.
基于高斯扩散的单源估算模式SCREEN3计算佛山市环境统计企业的SO2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距离,发现全市工业企业SO2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距离为0.4~13.5 km.其中水泥和火电等高架源的最大落地浓度的距离最远.佛山市及五区纳入环境统计的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平均的SO2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距离为2.9~4.9 km,能直接影响国控监测点位的企业合计37家,其中40%为高明区的企业.该结果证明加强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周边至少5 km内废气排放企业的督查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76.
基于小波变换与传统时间序列模型的臭氧浓度多步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最大重叠小波分解与重构方法,将影响O3小时浓度的不同时间尺度的物化过程分离出来,以提高序列的光滑性.同时,选择合适的传统时间序列模型(如ARIMA模型等)来描述不同过程的序列特征,并分别拟合预报.最后,在建模中引入24 h季节项,以实现提前24 h-次性预测未来1d的O3逐时浓度.结果表明,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92%,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04 μ.g·m-3和13.98μg·m-3,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匹配指数分别为0.96和0.98.随着预测期的延长,预报误差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每日最大O3小时浓度预报,研究结果为发布天气预报式的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了新思路,便于公众规划出行并减少大气污染暴露.  相似文献   
77.
太湖春季和秋季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hyto-PAM浮游植物分析仪测定太湖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的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太湖蓝藻光合活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春季蓝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 (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之比)和实际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在0.35~0.49和0.16~0.29之间,秋季蓝藻分别在 0.33~0.53和0.21~0.43之间,太湖秋季蓝藻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和实际光合作用能力大于春季蓝藻.春季和秋季蓝藻的非光化学淬灭NPQ(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分别在0.012~0.17和0.035~0.26之间,秋季蓝藻的NPQ高于春季蓝藻,说明秋季蓝藻的自我保护能力高于春季蓝藻.快速光响应曲线(Rapid light curve, RLC)的特征参数表明春季蓝藻的光能利用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饱和强度点高于秋季蓝藻;从空间分布来看,蓝藻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实际光合作用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在营养水平低和有水草分布的湖区相对较低,富营养化水平高的湖区则相对较高.因此,降低太湖营养盐浓度,恢复水生植物,能够抑制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生长,从而降低蓝藻水华强度.  相似文献   
78.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中国组团参加了会议,开始认识到时下我国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次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和《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至此,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拉开序幕。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代人的矢志追求和不懈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已经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和大舞台。  相似文献   
79.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3,(6):70-71
内蒙古提升涉重金属行业准入门槛 内蒙古自治区近日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内蒙古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非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  相似文献   
80.
由于我国最初对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老企业占用了很多环境容量资源,导致排污权交易实施过程中出现指标来源困难的问题,致使很多建设项目无法获得排污权指标,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在分析排污权指标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污染物新增量作为排污权指标来源.把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作为排污权的指标来源这不仅有利于明确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的指标量,更能提高各地排污减排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还能缓解建设项目获取排污指标困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