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14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971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229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污泥浓缩脱水是城镇污水厂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剩余污泥浓度并优化污泥絮凝剂投加量利于污泥的浓缩脱水。在维持曝气区污泥浓度稳定的工艺控制中,根据日常污泥沉降比试验,确定沉淀区最大污泥浓度,再通过物料衡算及沉淀区池面观察情况与出水SS,确定最小污泥回流比,以获得最大的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污泥浓度下PAM高分子絮凝剂的最佳投配率,以控制絮凝剂的动态投加,优化污泥浓缩脱水过程中的絮凝剂投加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2.
采用自行设计的A/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低碳氮比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五种进水碳氮比1.38、3.14、4.07、5.15、6.78分别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在81.3%~95.2%之间,平均去除率达89.5%;氨氮去除率由65.2%提高到92.2%,平均去除率87%;总氮去除率由11%上升到40%左右;反应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还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973.
为进一步合理高效利用秸秆资源,通过秸秆估算公式计算出上海市主要区县的秸秆产量、2013年上海市秸秆养分总量及能源化利用的标准煤当量。2013年上海市秸秆产量为106.23万t,所含N、P2O5和K2O分别为0.9、0.3、2.3万t,总养分约为3.5万t。理论上秸秆全部转化为能源相当于节省4.7×105t标准煤。对于丰富的秸秆资源,应有合理的回收及利用途径,防止焚烧对空气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74.
依据2000—2012年每月1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深圳湾及邻近沿岸水域中溶解无机磷(DIP)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盐度(S)和溶解无机氮实测数据探讨DIP的来源和氮:磷(N∶P)原子比.结果表明,深圳湾和珠江口东南沿岸中DIP质量浓度分别为(0.184±0.167)mg·L-1和(0.025±0.013)mg·L-1.在深圳湾,由于受到周边陆源排放的影响,DIP质量浓度在丰水期较低,枯水期较高.在珠江口东南沿岸,由于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制约,DIP质量浓度在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2000—2012年珠江口东南沿岸DIP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上保持平稳;深圳湾DIP质量浓度在2000—2004年呈上升趋势,从0.173 mg·L-1上升至0.236 mg·L-1,2005—2012年则呈下降趋势,从0.221mg·L-1下降至0.120 mg·L-1;2000—2012年深圳湾和珠江口东南沿岸N∶P原子比的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31.8和41.5上升至44.9和60.1.研究海区中的DIP具有"保守性",主要来自陆源排放.依二元混合质量平衡模式估算的珠江口东南沿岸DIP的陆源质量分数约为63.0%,而深圳湾的都87%.研究海区中N∶P原子比高达48.3±36.9,暗示磷是初级生产的潜在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75.
【九○法则】90%×90%×90%×90%×90%=?,不及格!!!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打任何折扣,安全生产工作90分不算合格,主要负责人安排工作,分管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一线人员如果人人按90分完成,安全生产执行力层层衰减,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及格(59.049)。该法则告诉我们,安全生产绝不能发生层层递减。【罗氏法则】1:5:∞,即1元钱的安全投入,创造5元钱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976.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green high?performance fiber?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GHP? FRCC)是在传统 ECC 基础上加入大掺量粉煤灰制成的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GHPFRCC 具有高延性特点,很适合用于框架梁、柱及节点,但 GHPFRCC 框架梁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其抗火性能研究较少,为了探明 GHPFRCC 框架梁的抗火性能,进行 10 根 GHPFRCC 框架梁的耐火试验,研究荷载比、纵筋率、剪跨比等因素对火灾下 GHP? FRCC 框架梁的跨中挠度、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火灾下 GHPFRCC 框架梁升温速度最快的是梁底面,速度最慢的是梁顶面;剪跨比为火灾下 GHPFRCC 框架梁破坏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跨中挠度曲线近似线性下降,且剪跨比越大,跨中挠度下降斜率越大;纵筋率可有限提高 GHPFRCC 框架梁的抗剪承载力,箍筋对保证火灾下 GHPFRCC 框架梁的抗剪性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77.
基于 CFD 流体计算平台 Fluent 计算软件,对雷诺数 Re=3 900 下波浪型圆柱体结构三维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波长比(λ/Dm=1.8~5.0)与波幅比(a/Dm=0.05~0.2)两个关键参数对波浪型圆柱体的绕流特性及其尾流场分布特性的影响且引入了光滑圆柱(UC)计算结果作对比,并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尾流控制机理。研究表明:波浪型圆柱体尾流特性存在强烈的三维效应,节点处与鞍形处流场特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波浪型圆柱尾流区的顺流向时均速度分布呈现出半对称 U 型,而轴向方向的时均速度分布则呈现出强烈的三维效应;波浪型柱体沿径向方向压力分布也呈现出强烈的三维效应,一般在节点处的压力达到最小值,在中间截面处压力值达到最大;随波幅比增大,阻力系数平均值与脉动性升力系数大致呈现出衰减趋势,并在 a/Dm=0.2 处达到最小值。波浪型柱体结构压差阻力的减少为结构流动控制提供相关支撑。  相似文献   
978.
基于水蚯蚓摄食活性污泥的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水蚯蚓摄食活性污泥的批量培养试验,考察了水蚯蚓在活性污泥中的生长规律,以及底物、溶解氧浓度由低到高变化对水蚯蚓比增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5℃±0.5℃、溶解氧4 mg.L-1、底物浓度4 000 mg.L-1条件下培养18周,水蚯蚓体重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趋势较好地符合Gauss函数,最大比增长速率μAWma...  相似文献   
979.
污水中总溶解性固体(TDS)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是影响微孔曝气性能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以中试为基础,分别研究了TDS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对微孔曝气氧传质过程中氧转移系数(KLa)的影响.当TDS浓度在0~1000mg·L-1变化时,氧转移系数KLa变化甚微;当TDS浓度从2000mg·L-1增加到8000mg·L-1时,KLa明显增大;当TDS浓度高于8000mg·L-1时,KLa趋于平缓.当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浓度在0~20mg·L-1变化时,KLa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980.
市政污泥热电厂循环流化床协同焚烧技术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政污泥为原料,利用某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协同焚烧验证研究.试验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热电厂污泥协同焚烧的泥煤质量比可在0~0.3之间根据用户需求调节,炉膛燃烧温度〉850℃,烟气停留时间2.59s,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850℃烟气停留时间〉2s的要求;脱硫塔烟气进出口NOx、SO2浓度低于锅炉未掺烧污泥前浓度,粉煤灰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87)中粉煤灰农用标准限值(在酸性土壤上:Cd5mg·kg-1,Pb250mg·kg-1),粉煤灰烧失量满足掺混前Ⅱ级品质要求.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泥协同焚烧可有效解决当地城镇污水厂污泥出路,最终实现污泥妥善、安全处置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