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安全科学   40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900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苯胺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评价化学药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方法,对苯胺与海洋藻类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苯胺对藻类有较大的致毒作用,水体中悬浮物的存在对苯胺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并从化学动力学角度讨论了藻类对苯胺的一级降解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生物急性监测方法对监测典型化工污水处理厂废水的适用性,选择2家常州市典型的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常A"和"常B"),进行了发光细菌、藻类、大型溞和斑马鱼卵4种不同层次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检测。研究表明,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在2个污水处理厂中均被检测到,发光细菌急性毒性通常进水大于出水,但在投放大量氧化消毒剂时,出水表现出剧毒。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最高值出现在常B进水中。大型溞和斑马鱼卵急性毒性仅在常B进出水样中有检出,受纳河道下游水样虽未表现出急性毒性,但可观察到斑马鱼卵各类发育畸形。4种生物急性毒性检测方法中,发光细菌适用范围最广,藻类、大型溞和斑马鱼卵急性毒性方法可根据监测目的和工业园区特点相应选择。实验结论可为化工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过程中生物毒性监测的常态化提供方法选择,为管理部门制定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对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预处理原水中有机物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MIEX技术可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对UV254,DOC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2%、66%和50%,MIEX预处理可以有效强化混凝沉淀对有机物、藻细胞和浊度的去除.与常规工艺相比,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投加量降低56%时,该工艺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71%,对藻细胞数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9%和95%.对溶解性有机物分级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表明,MIEX预处理主要去除混凝沉淀无法有效去除的小分子区间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物,可以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MIEX预处理与混凝沉淀联用工艺出水的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比原水降低了88%和87%.  相似文献   
994.
利用菌-藻体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采用正交法确定由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月芽藻、四尾栅藻组成的菌-藻体系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的CODCr,NH4+-N,NO2--N,NO3--N以及溶解态磷(DP)的最优化体积比.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月芽藻、四尾栅藻接种量分别为2.01×106, 2.18×106, 1.95×106和1.89×106 cfu/mL,V(地衣芽孢杆菌)∶V(硝化细菌)∶V(月芽藻)∶V(四尾栅藻)为1∶2∶2∶2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其中,CODCr,NH4+-N,NO2--N,NO3--N和DP的去除率分别为44.05%,89.16%,100%,98.62%和100%,投加菌-藻溶液的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率优于其自身的净化效果.通过对体系中各因素极差分析得出,地衣芽孢杆菌是体系中去除CODCr和NO3--N的主要因素,月芽藻是去除NH4+-N的主要因素,四尾栅藻是去除NO2--N的主要因素,硝化细菌是去除DP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温度和营养盐质量浓度条件下藻类的种间竞争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伟  万蕾  赵联芳 《生态环境》2008,17(1):6-11
淡水浮游植物的季节性周期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营养负荷也会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的组成和演替.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营养盐质量浓度条件下微囊藻和栅藻生长和种间竞争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单独生长还是存在竞争,微囊藻在35 ℃下生长最好,栅藻在25 ℃时生长最好;存在竞争时,15 ℃和25 ℃条件下,微囊藻的最大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35 ℃条件下,微囊藻的最大现存量随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各温度下,栅藻的最大现存量基本随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浮游植物的种群组成受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影响,营养盐质量浓度偏高的水体绿藻易成为优势种,营养盐质量浓度偏低的水体蓝藻易成为优势种;重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虽然高温时蓝藻数量增多,但由于绿藻的抑制作用,全年以绿藻为主.  相似文献   
996.
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农村污水脱氮除磷及其强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污水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强化措施。高效藻类塘和水生生物塘HRT分别为8d和4d,出水溶解CODCr的浓度低于100mg/L。高效藻类塘系统的总氮和氨氮的全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6%和90.4%。两级高效藻类塘内氨氮的去除途径主要包括生物同化、氨氮的挥发和硝化作用等,其中硝化作用为主导作用;水生生物塘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为颗粒有机氮的沉淀去除和硝态氮的反硝化。出水总磷浓度全年平均值为3.33mg/L,高效藻类塘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欠佳。通过降低水生生物塘内水深、采用废弃石膏作为填料构建了新型复合水生生物塘,HRT=1.6d条件下,复合水生生物塘出水总氮和总磷可分别保持在5mg/L左右和<1mg/L,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7.
流量对三峡库区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于三峡库区,大部分一级支流都具备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水平,在水温和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宜藻类生长的3—5月,水文条件成为影响藻类生长繁殖和诱发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3—5月恰是水库坝前泄水的消落时段,水文条件与一般的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显著不同. 针对三峡水库特殊的水文情势, 通过现场水质采样,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研究了3—5月上游来水流量对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流量对河段的藻类密度和质量净增量有显著影响,3月因较低的来水流量和较小的大坝泄水量使藻类密度和质量净增量最大,5月当流量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水平时,河段的藻类质量净增量为负,而当流量偏枯较大时,藻类质量净增量为正.   相似文献   
998.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初试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南水塘藻型富营养化源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容器中按V(EM)∶V(源水)为1∶10000的比例投加EM菌液并辅以低速间歇式曝气处理8~9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Cr去除率分别达90 49%,45 25%,55 48%及82 37%,出水水质接近国家地表Ⅳ类水质标准。处理过程中,水样pH与电导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应属2个独立的因子体系;EM微生物可改变源水氮磷营养盐水平及藻类生物量与氮 磷质量分数的相关性,成为影响或抑制藻类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99.
烟花爆竹行业安全评价的定义就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特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判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含藻类水采用高铁酸盐强化混凝去除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影响因素与预氯化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投加 0 .42、0 .84、1 .40mg/L的高铁酸盐再与 30mg/L的聚合铝联用 ,对TOC为 6 .2mg/L的含藻类源水强化混凝的TOC去除率分别为 2 9.8%、32 .6 %、33 .5 % ,比单纯投加 50mg/L的聚合铝都高 ,显示高铁酸盐在一定用量范围内用量越大 ,强化混凝对TOC的去除率也越高 ;当高铁酸盐投加量一定时 ,水样的 pH值在 5~ 6之间时 ,强化混凝对TOC的去除率最高 ;高铁酸盐强化混凝的效果比预氯化好 ,并且产生THMS的量明显比预氯化少 ,是一种可取代预氯化对含藻类水处理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