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32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844篇
基础理论   188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温度控制对蔬菜废物和花卉秸秆共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农业蔬菜和花卉废物为原料,进行了不同堆肥控制温度水平的共堆肥.试验在2m3的静态好氧床中试装置中,采用静态好氧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55℃,60℃,65℃3个温度控制水平下的废物减量化、底物降解、水分去除等的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总废物减量率分别为45.8%,63%和58.1%;有机质的降解率分别为23.4%、41.4%和23.8%;水分去除率分别为59.9%、79.1%和78%.60℃控温工艺的废物减量化效果最好,65℃次之,55℃最差;60℃控温工艺的底物降解能力最强,65℃和55℃工艺的底物降解效果相差不大;60℃和65℃控温工艺的水分去除能力最强,55℃条件下的水分去除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32.
冻融是影响高寒草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因素,冻融期放牧牲畜粪便沉积及其降解特性也可能受到冻融作用复杂且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而目前关于冻融对高寒草地牲畜粪便降解及养分变化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选取季节性冻融藏北高原牦牛和藏绵羊粪便开展30 d室内冻融模拟试验,分别在冻融0、5、15和30 d后采集两种粪便样品进行理化和养分指标测定,探究不同冻融时间对牛羊粪便降解及其主要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冻融试验期内牛粪含水量与干物质量在前15 d冻融循环中均显著降低(P<0.05),羊粪含水量在前5 d冻融中下降了82.6%;反复冻融易破坏粪便降解初期的物理结构,加速粪便含水量及牛粪干物质量的损耗。2)牛粪铵态氮(NH4+-N)含量在冻融后第5 d达到最大值(415mg·kg-1),且牛羊粪硝态氮(NO3--N)含量在0-15 d冻融过程中显著降低(P<0.05),冻融初期有机氮矿化增加和反硝化速率增强可能是导致NH4+  相似文献   
93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能源、药品和遗传资源。但受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挑战和威胁之一。从"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2020年后框架"),保护地面积比例一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他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OECMs)是国际上的一个新兴的重要议题,成为保护区必不可少的补充,对于推动就地保护工作、促进保护手段的多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系统梳理OECMs的提出、概念形成及发展历程,研究国内外OECMs履约现状,深入辨析OECMs与保护区的区别与联系,揭示OECMs在科学基础、多边磋商和资金投入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明确识别OECMs的必要性、深入参与OECMs国际规则制定、平衡OECMs科学性与有效性、加强OECMs部门规划与执行等层面,就OECMs履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科学识别符合我国国情的OECMs、支持"2020年后框架"的成果达成奠定基础,也为我国保护地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934.
污染源对建筑小区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二维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模拟不同位置污染源和建筑物不同规划位置,研究了单栋建筑物和双排多建筑物情况下,污染源对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研究发现: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是由建筑物周围的风速场及湍流扩散系数分布确定的,并且污染物在建筑群中的浓度分布与建筑群中各建筑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考虑当地主要气象条件下,通过合理安排建筑群中各建筑物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群内污染物高浓度的影响区域,避免污染物积聚死角.同时,优化污染源的位置也可以达到减少建筑群内污染物高浓度的影响区域.将污染源放置在高速风道上,其污染范围小,利于污染物迁离小区;反之,污染范围大,不利于污染物迁离.   相似文献   
935.
分别在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研究了水分对垃圾焚烧及钙基脱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垃圾焚烧过程中一定量水分的存在能促进垃圾焚烧效率,提高钙基氯剂的脱氯效率.同时,分析水分促进垃圾焚烧率和脱氯效果提高的原因,这是由于水分能强化焚烧过程的传质传热,能活化脱氯剂,改善脱氯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6.
937.
梭梭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表征类群。本项目选取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退化梭梭生长的不同区域,即对照组(长势较好)区、沙鼠迫害区、牛羊践踏区,选择晴好天气,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得3个样地内退化梭梭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梭梭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光合午休特点;由于3个样地所受干扰程度的不同,梭梭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各指标均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沙鼠迫害区与对照组区内梭梭光合指标差异性较为显著,牛羊践踏区内与对照组区梭梭无显著差异,光合能力总体表现出对照组区>牛羊践踏区>沙鼠迫害区。  相似文献   
938.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二氧化硫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确定度是反映某一测量方法,在一定置信概率条件下测量所产生的不确定量。根据测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种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确定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影响分量的分析,找出影响测量结果的最大不确定度分量,重点控制其分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也可通过重新评估显著性不确定分量,找出方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逐步控制不确定分量的步骤和方法,改善测量方法和手段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不断减少测量的不确定量。  相似文献   
939.
浦江动态     
《上海安全生产》2021,(2):12-14
上海将发布城市运行“数字体征”,实时发现处置城市运行问题上海的城市运行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在市、区、街镇三级建立了城运中心和城运平台,在全市建立了一套“观、管、防”一体化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解决了部门资源碎片化问题,让更多政府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集成、共享、融合.发挥出新效能,更加高效地处置市民需求和城市运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40.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由于降雨不均发生的干旱问题已严重威胁作物生长和粮食安全,探究江西省干旱特征为防灾抗旱和农作物生长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江西省15个气象台站1957~201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以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为指标,分别计算了不同季节的干旱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持续天数,得到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干旱站次比和干旱持续天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同时引入逐日干旱频率,研究江西省不同站点的逐日干旱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江西省各地区夏旱和秋旱频发,以7~11月伏秋旱最为严重;(2)春旱主要发生在赣南,夏旱高发地区主要在鄱阳湖平原和赣州南部,全省只有较少地区秋旱轻微,其他大部分地区秋旱较为严重,冬旱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趋势,一年中赣州都是干旱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江西省干旱重灾区;(3)江西省与各子区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旱和秋旱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仅赣南地区干旱强度略有减小;夏旱呈降低趋势;冬季干旱范围虽有增加趋势,但干旱强度有减轻的趋势;赣南地区干旱情况总体呈减弱的趋势,仅冬季干旱强度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