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50篇
综合类   1249篇
基础理论   159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14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71.
ENSO对中国四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对188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35个站的四季降水序列资料和1951年以来120个站的观测降水资料,利用X2检验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四季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近百年来,每逢ElNino年,我国东部北方地区夏、秋和冬季降水及年降水都偏少,江南地区秋季降水显著增加,东南地区冬季降水也显著偏多:LaNina年则相反。春季降水情况基本上与这些年没有关系。1997年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异常的型式,与过去百年资料统计显示出的ElNino年中国的降水异常相一致,这可能说明1997-1998年的强ElNino事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372.
196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暴雨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西北地区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该地区109个站44年(1961—2004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暴雨的气候变化。研究指出,西北地区平均每年有40站次的暴雨;暴雨频次最少的地方在中西部,最多的地方在东部;4—11月都可能出现暴雨,其中6—9月占93.1%。暴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年际差异较大,最早可发生在4月初,最迟到7月中旬发生;最早8月初结束,最迟11月中旬结束。区域性暴雨平均每年发生4.7场次,主要发生在6—9月;第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7月2日,最早出现在4月初,最迟在9月下旬;最后一场区域性暴雨平均日期为8月31日,最早结束于6月中旬,最迟结束于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373.
近百年广西汛期降水的诊断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奇异谱分析及最大熵谱方法对广西近百年前、后汛期降水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前汛期降水主要存在20-30年的长期变化、2~3年左右的准两年振荡及12-16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后汛期降水除存在明显下降趋势外,还存在20-30年的长期变化、2-3年左右的准两年振荡及4年左右振荡周期。且各主要振荡模振幅有明显的低频振荡特征,在不同时段里表现有强有弱。结合白回归方法对重建分最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降水趋势预测,从1998-2005年预测结果来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4.
375.
湖北省棉花生产变化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奕  王丰  涂建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2):110-111,19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湖北省近50多年来棉花生产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影响湖北省棉花总产量的各项因子。结果表明,棉花单产是影响湖北省棉花总产量的首要因子,播种面积对棉花总产的影响仅次于单产,其制约作用呈上升趋势;自然因素对棉花总产量的影响不断下降;有效灌溉面积对湖北省棉花总产量有逐步增强的制约趋势;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用电量以及化肥施用量对湖北省棉花总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6.
基于有效区分决策单元DEA法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供应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而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绿色供应链含义的分析,在传统供应链绩效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管理ISO14000系列标准,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设计了算例,运用有效决策单元的DEA方法对绿色供应链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绿色供应链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7.
含油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干燥方式进行含油污泥热干燥的研究,引入薄层干燥模型对含油污泥干燥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idilli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合含油污泥的薄层干燥分析。应用Fick扩散模型,得到80~140℃条件下含油污泥干燥的有效扩散系数变化范围为1.08×10-10~4.22×10-10 m2/s,其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建立温度与扩散系数的关系,得到含油污泥干燥时水分扩散的活化能为27.26kJ/mol。  相似文献   
378.
2001~2003年间北京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为了了解北京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与时间变化特征,连续进行了2年的降雨采样与分析.在65个降雨样品中,12%的降水呈酸性;全年降水的酸度主要取决于夏季的降水.SO42-、NH4+与Ca2+是含量最丰富的组分,其平均浓度均接近或超过200礶q/L.比较分析表明,在近几年,SO42-对降水酸度的贡献显著降低,降水的硫污染特征减弱,而No3-的贡献显著增加.人为污染元素和地壳元素的浓度均在冬春季较高,在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379.
长沙地区近地面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在长沙地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监测的近地面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v)及相关气象要素,对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δp)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冬、春季值高于夏、秋季值,夜晚值高于白天值.δv~(18)O的季节变化与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日变化则与地表蒸散发、大气湍流等局地气象条件有关.通过对δv~(18)O的平衡模拟发现,水汽中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在暖季处于或接近平衡状态,在冷季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同季节的大气水汽线和大气水线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两者的斜率均为暖季大于冷季;受下垫面新降水蒸发的影响,降水日大气水汽线的斜率和截距相对于无降水日均有增加,暖季分别增加0.11和3.52‰,冷季分别增加0.07和0.14‰.  相似文献   
380.
鸡粪腐解过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质结合铜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鸡粪为材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铜锌进行腐解试验,研究了腐解过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水溶性、氢氧化钠溶性、氢氧化钠-焦磷酸钠混合液溶性)浓度的动态变化、受锌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有效铜的关系.结果表明,粪肥原样H2O-Cu(水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占其全铜量的10.97%,在腐解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粪肥中添加铜量的增加(1:1、2:1、3:1处理),H2O-Cu占其全铜的比例相应减少了(平均分别占其全铜的比例的7.10%、5.18%和3.74%);H2O-Cu随着腐解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在腐解的后期(45、60d),粪肥中锌含量的增加会降低H2O-Cu含量.腐解初期粪肥原样NaOH浸提腐殖质-铜(NaOH-Cu)占其全铜量的70.87%,随腐解进行其比例大幅度下降;NaOH-Cu占其全铜的比例随着加入铜的增大而有所下降,分别为55.59%、46.04%和38.08%,且随着腐解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粪肥中锌含量的增加对NaOH-Cu含量变化影响较小.粪肥原样中NaOH-Na4P2O7提取腐殖质结合态铜(NaOH-Na4P2O7-Cu)占其全铜量的24.29%,随腐解过程呈增加趋势,NaOH-Na4P2O7-Cu量随着加入铜量的增加而增加,占其全铜比例的15%~25%;粪肥中锌含量增加对NaOH-Na4P2O7-Cu有促进作用.粪肥添加铜锌后,3种浸提剂提取的可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有55%~80%分配在NaOH的溶液中,10%~30%分配在NaOH-Na4P2O7碱性混合液中,0~10%在水溶液中;随加入铜含量和锌含量的增加,NaOH-Na4P2O7-Cu平均分配比(占3种町浸提性腐殖质-Cu的比例)增加,NaOH-Cu和H2O-Cu的分配比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2O-Cu、NaOH-Cu和NaOH-Na4P2O7-Cu之间显著正相关,它们与有效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