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218篇
环保管理   266篇
综合类   2653篇
基础理论   401篇
污染及防治   502篇
评价与监测   290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孔雀石绿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雀石绿应用广泛,但难以降解且对许多生物都具有致癌致畸性.从浙江温州皮革厂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孔雀石绿高效脱色菌株DH-9,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Enterabacter sp.属.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3.0~9.0时,培养24 h以后,该菌株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均在90%以上;脱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40℃;多数所测试碳源对脱色没有显著影响,而多数所测试氮源则对脱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测金属离子中,仅Cu2+和Fe3+对脱色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此外,当接种量达到3%(V∶V,菌体干重约0.23 g·L-1)以后,12 h的脱色率即可达到90%以上.响应面设计实验结果显示,菌株DH-9对孔雀石绿脱色的最优操作条件为:pH 6.0、1.0 g·L-1的半乳糖、1.0 g·L-1的酵母粉、3.0 mmol·L-1的氯化钙以及培养温度为34.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该菌株在8 h内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可达99.4%.总体而言,菌株DH-9在孔雀石绿脱色中的实际应用潜能较大.  相似文献   
212.
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经验表明,控制VOCs排放是减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措施。占据40%以上人为源排放量的工业源VOCs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几乎涉及工业生产全过程,其排放量估算方法的确定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都对现行以有组织排放管理为主的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提出挑战。结合我国大气环境管理要求,提出工业源VOCs综合整治建议,促进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模式的更新升级。  相似文献   
213.
土壤气采样和分析是蒸气侵入评估的一个常用的工具.以某废弃化工场地为研究区,采集污染区域10个点位处的土壤气(编号SG1至SG10),并分析土壤气中的苯、乙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氯甲烷等挥发性有机物.根据测定的土壤气体浓度,结合Johnson &Ettinger(J&E)侵入模型评估了该废弃场地土壤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侵入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风险评估结果表明,SG5与SG6处非致癌风险指数大于1,而10个采样点位中有9个(除SG8处)的单一污染物可接受致癌风险均超过1.0E-6.相对于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存在面更加广泛,同时程度也比较严重,在进行场地再开发之前需要考虑场地修复等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14.
介绍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引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以及目前我国现有挥发性有机物管理要求。通过借鉴先进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经验,初步探讨乌鲁木齐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1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10-I0010
北京:补贴大气污染防治技改项目 北京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改造项目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旨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氮氧化物治理项目、脱硫除尘项目在内.三类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项目可获补助。  相似文献   
216.
以该实验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对大连星海地区OH自由基消耗的主要环境VOCs组分是烯烃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贡献最高的环境VOCs组分是芳香烃类物质;综合LiOH及OFP值评价,识别影响大连星海地区O3生成的关键环境VOCs反应活性物种为丙烯、甲苯、间对二甲苯等物质。  相似文献   
217.
以含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内循环泡沫浮选分离技术.探讨作为捕集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以及处理后泡沫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回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好分离效果,其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效果最佳。回收泡沫液中加入Na_2CO_3、NaOH或Na_2SO_4,其中加入Na_2CO_3、NaOH,SDS回收率较高,且回收后的SDS能够循环使用于浮选分离过程中,浮选效果与新配置SDS相当,脱除率达到96.81%。  相似文献   
218.
污泥水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稳定、脱水等环节产生的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污泥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特性.污泥水荧光性DOM(FDOM)可利用平行因子分析划分为6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蛋白质组分C1(275/355 nm)、C4(235/350 nm)和C6(275/305 nm),及类腐殖酸组分C2(250,340/440nm)、C3(320/380 nm)和C5(250/465 nm).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污泥水中COD与所有类腐殖酸组分均正显著相关(P0.01),类蛋白质组分对其影响不大.离心脱水污泥水中组分C1、C4和C5含量明显上升.深度脱水污泥水中FDOM荧光峰位置和强度与其它污泥水存在显著差异,C3和C6分别较离心脱水污泥水升高15.63和7.30倍.与浓缩污泥水相比,离心脱水污泥水中多糖和腐殖酸吸收峰增强,而深度脱水污泥水中蛋白质大量释放,金属离子会与腐殖酸和蛋白质络合引起DOM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219.
有机物对亚硝化颗粒污泥中功能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易降解有机物短期冲击对全自养亚硝化颗粒污泥(PNG)中不同功能菌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批次连续实验,系统考察了PNG在有机物胁迫与恢复阶段,氮素转化性能与溶解氧(DO)利用情况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基质C/N比越高,亚硝态氮比累积速率[q(NO-2-N)]的降幅就越大.期间,异养菌(He B)活性的增强,加快了PNG对DO的消耗速率,使得氧亲和力较差的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得到了有效抑制.当重新采用无机碳源配水时,q(NO-2-N)数值明显增大,同时He B与NOB的活性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易降解有机物对全自养PNG系统的冲击具有一定可逆性,该过程有助于巩固氨氧化菌(AOB)的相对优势,提升亚硝化反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0.
孙语嫣  白莹  苏荣国  石晓勇 《环境科学》2017,38(5):1863-1872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技术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春季(2015年3月)和夏季(2015年7月)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成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共识别出2类4个荧光组分,即类腐殖质组分C1(370/495nm)、C2(330/405 nm)、C3(365/440 nm)及类蛋白质组分C4(295/345 nm).春夏季各层4个荧光组分分布模式基本一致,从长江口到邻近海域逐渐降低.春季类腐殖质组分的高值区分布在长江口内,而类蛋白组分高值区位于南槽附近区域,表层的CDOM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和人类活动;中层荧光强度值比表层低,受陆源影响减弱;底层荧光强度值比中层略高,是由沉积物再悬浮造成的.各荧光组分在岱山县附近海域均有一个较高值,这与岛上的居民活动有关.夏季荧光组分高值区与春季相似,各层荧光组分值接近,说明夏季研究区域水体混合较均匀.春夏季腐殖化指数(HIX)在长江口较高,而生物指数(BIX)在邻近海域较高.将4个荧光组分(C1~C4)、吸收系数(a355)与盐度(S)、溶解有机碳(DOC)、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做冗余分析.结果表明,4个荧光组分(C1~C4)与总氮(TN)、总磷(TP)主要受陆源输入、人类活动的影响,溶解有机碳(DOC)受陆源与海源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解析了CDOM组成,清晰揭示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CDOM的来源及主要影响因子,可为河口海域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