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577篇
安全科学   356篇
废物处理   191篇
环保管理   365篇
综合类   4140篇
基础理论   680篇
污染及防治   752篇
评价与监测   288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光氧化法、超临界氧化和低温等离子体化学三种废水处理新技术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了这些新技术在优化污染物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工业应用所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2.
脉冲电晕放电治理有机废气的研究--放电反应器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脉冲电晕法治理甲苯有机废气进行了实验,考察了放电反应器结构及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线-筒式反应器,当直径较小时,去除率较高,但易发生火花放电,实验条件下直径20mm的反应器效果较好.若采用陶瓷管反应器,其效果较金属管明显提高,脉冲峰值电压Vp为42kV时,可使甲苯的去除率由40%提高到61%左右.对线-板式反应器,放电间隙越大,甲苯的去除率越低,使用陶瓷板反应器可使甲苯去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3.
不同品牌香烟烟雾中有机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我国市场上常见的近20种香烟烟雾中有机成分,为评价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提供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香烟中,含有苯类衍生物,杂环类化合物及多环化合物等,从36种到131种不等,绝大多数有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4.
通过实际水对照水样的测定,发现了现行高锰酸钾法的不足。由于在气液平衡的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大于它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而且温度升高,其挥发速度加快。因此,在水浴加热过程中,增加回流冷凝装置是必要的。回流冷凝装置的作用是抑制易挥发组分的挥发,提高CODMn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5.
206.
207.
本文综述了MAGIC模型结构,输入输出参数,参数的处理,优缺点及其应用,该模型由24个方程式组成,考虑了阳离子交换,硫酸盐吸会,矿物风化等过程,是一个集总参数的过程定向模型,可以用于某点位或区域的酸化趋势预测和临界负荷计算,该模型在环境酸化研究已获得了广泛应用,其发展趋势是结构的不断完善,与其它模型相结合的将统计方法纳入模型等。  相似文献   
208.
采用加压活性炭生物膜法处理以对硝基甲苯磺酸盐为主的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研究,是在活性炭生物膜法处理有机废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压9.8×10~4Pa(1kgt/cm~2)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为62%~70%,比常压活性炭生物膜法高20%~25%;其容积负荷Nv=1.7~2.9kgCOD/m~3·d,比一般活性污泥法高3~6倍。  相似文献   
209.
环境中的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_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是当今最受重视的污染物之一,其中PCDD_s有75个异构体而PCDF_s有135个异构体,它们的毒性大小显著地依赖于氯原子的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由于这类污染物的低溶解度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主要分布在土壤(85%)和沉积物(14%)中,只有1%进入空气、水和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这类污染物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而鉴别这类污染物就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